第一百四十九章:快,保護闖王(1 / 2)

織明 蝸牛非牛 6817 字 4個月前

其實闖王此刻還不知道,劉宗敏早就派人回來給他報信啦!

隻不過由於突然出現的大霧,導致報信的小校迷了路,他誤入另外一條遠路直往閻李鎮奔去,所以才沒有同李自成、羅汝才等人相遇上。

此時,朱仙鎮內外的戰事也已經完全停止,顯得格外寂靜,再無一絲轟隆的炮聲,也不聞一聲嘶吼與喊殺之音。

其實,在朱仙鎮上隻是左良玉與虎大威二人率領的官軍前鋒,他們仗著人數上的極大優勢,確實是想要一舉活捉生擒“一隻虎”李過,所以才會指揮部下拚死圍打。

可是後來發現賊軍竟有大股援兵殺到,且又多是其精銳騎兵,官軍登時便一下子從優勢變為劣勢。

雖然此刻官軍的後隊也已陸續趕了上來,但卻天時不利,突然間竟騰起了大霧,因不曉得賊軍究竟有多少,官軍不敢戀戰,他們趁著大霧初起便即退回了朱仙鎮內。

而賊軍也因害怕中了官軍的埋伏,未曾發起追擊,隻是衝進北門內把被圍在西北角的弟兄救回,可官軍卻被他們這種猛烈的打法驚嚇,慌亂中竟然放棄了防守,直接撤出了朱仙鎮外。

劉宗敏並未意外奪取了朱仙鎮,不過他一時間不清楚官軍的底細,也並未組織人馬追擊,隻是一麵加強鎮牆防守,一麵派出遊騎在朱仙鎮周圍遊動,等待著大霧散去以後,再派出探查官軍底細。

…………

李自成和羅汝才率領親兵親軍奔到朱仙鎮北門前的時候,天色已然大亮,雖然大霧還沒有散去,霧氣仍然很重,但三四丈外已可依稀辨出人的麵孔和戰馬顏色,十幾丈外的鎮門、鎮牆輪廓也都在霧中逐漸顯露出來。

朱仙鎮不止是在河南省境內,即使是在整個大明帝國,都已是遠近聞名的一個商業集貿大鎮。

自宋朝定都開封以來,大力興修水利,以便於各地物產、尤其是南方的糧米運送進京,朱仙鎮也是自這個時候開始,逐漸由一個驛站演化為村落,再發展成一個市集大鎮。

而朱仙鎮首次見諸史料記載,則是在南宋初年時,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的抗金英雄嶽飛事跡,當年的“朱仙鎮大捷”可是極大地提振了南宋的軍心民氣。

而在經曆了宋、元、明三朝數百年的發展之後,尤其是在元朝末年“賈魯治河”成功後,朱仙鎮才迎來了真正的崛起,逐漸發展成為“四大名鎮”之一。

賈魯,字友恒,河東高平人,是元朝著名的河防大臣和水利學家,他少年時就十分聰敏好學,胸懷大誌,曆任東平路儒學教授、戶部主事、中書省檢校官、行都水監等職。

元朝末年時,黃河先後多次在開封決口,至正十一年,元順帝派賈魯為工部尚書兼任總治河防使,專職治理黃河諸般事宜。

賈魯首先將黃河逼入故道,又引密縣水,經鄭州、中牟,折南至開封朱仙鎮,而後彙入古運河,直達商水縣再彙入淮河,他此舉既為當地消除了水患,又複興了運河漕運,而他所疏通的這條河道便被命名為“賈魯河”。

賈魯河開通之後,朱仙鎮作為賈魯河航運的終點站,也因此而成為開封城唯一的外港,是開封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時從南方各地往開封,或是由開封往南方各地,有東西兩條路可走,東路就由睢州、商丘繼續向東南,過淮河到長江北岸,然後或往南京,或往揚州,路再分開;而西路則是經過朱仙鎮,由許昌、葉縣、南陽再到襄陽,然後或經武昌去湖南和兩廣,或到荊州沿長江入四川。

同樣,雲南和貴州兩地的士紳、舉子、商人如果要去北方的話,也是取道襄陽、南陽、朱仙鎮,然後再經由開封過黃河而北上進京,至於豫南各府州縣的人們去省城、京城,或往山東的話,朱仙鎮也是他們的必由之路。

所以朱仙鎮自古以來就以商貿繁榮而聞名,並不是單單因為嶽飛進擊金兀術時,曾在此地取得“朱仙鎮大捷”而出名,當然嶽飛在此地駐軍和取得大捷的事跡,更增添了朱仙鎮曆史上的光輝,使得有愛國思想的人在談論起它的時候,就會引發慷慨吊古的無限激情。

闖王李自成和羅汝才進入朱仙鎮後,一路行來,隻見闖曹聯軍的戰士們正在休息,他們有的正在做飯,有的則在喂馬。

那些戰馬的鞍轡也都沒有解下,隻是將戰馬的肚帶略微鬆開一些,好讓它們能夠歇息,吃些豆子草料,喝些水以緩解疲勞和饑餓。

戰士們也與之相同,為了防備有可能的官軍反撲,大家都沒有解去身上的甲胄,但因為大霧天氣悶熱,又剛剛經過連夜急行軍和激烈的作戰,都已然十分疲倦,許多戰士躺在街角就呼呼睡去。

當然,朱仙鎮的土牆上還有不少人在警戒,街巷上也有一隊隊戰士強挺著困意,往來巡邏,而鎮外也有一隊隊遊騎,不住巡守,另外在某處土丘或林木間,還有許多暗伏的步兵小隊,以防官兵偷偷摸過來襲擾。

隨著時間向前推進,閻李寨開來的闖曹聯軍步兵大部隊也陸續到達,他們都遵照劉宗敏的指示,在預先選定的地點安營下寨,搶先占據有利地勢,並立刻行動起來,他們一麵埋鍋造飯,一麵在駐地外挖掘壕溝,修築牆壘。

李自成和羅汝才進入朱仙鎮後,很快就被劉宗敏帳下的一名小校看見,立即將他們引到了嶽王廟前,他們兩人翻身下馬,命隨行親兵都留在廟外,便走了進去。

嶽王廟又稱嶽武穆廟,就在鎮子西北隅處,始建於大明成化十四年,乃是為了紀念南宋武昌郡開國公,鄂王嶽飛嶽武穆所建,與湯陰、武昌和杭州嶽王廟統一稱為“四大嶽王廟”,其規模可見一斑。

朱仙鎮嶽王廟占地達二十七畝之多,坐北向南,為三進院落,外廊呈長方形,由山門、鐵鑄跪像、碑廊、拜殿、正殿、寢殿和嶽飛及家人的彩繪塑像組成。

廟內前院正殿中供有鄂王嶽飛及其部將的塑像,正殿門前處有秦檜等四奸臣的赤身跪像,而在後院大殿裡還有嶽飛夫婦的塑像,東西兩邊廂房裡分彆供奉有嶽飛的兒子和兒媳的塑像。

廟院裡更保存有嶽飛親筆書寫的送紫岩張先生北伐詩和《滿江紅》詞兩座碑刻,整個嶽王廟殿堂恢弘莊嚴,碑亭林立,刻繪塑鑄,豐富多彩,更有大明一代名臣、忠臣於謙於少保等曆史名人到此贍仰時留下的墨寶。

據《祥符縣誌》引明成化碑記:“嶽廟始建於鄂,再建杭,三建於湯陰,今建於梁城南之朱仙鎮。在鄂者王開國地;王冤白時,已建於杭者王墓存焉;在湯陰者王田之邦;而朱仙鎮者王之功於杭者王墓存焉;在湯陰者王者也。”

………

李自成和羅汝才跟著那名小校身後,一路穿過正院進入偏院,在將要進入廟祝居住的道房時,便聽到了劉宗敏那洪亮的聲音從上房中傳來。

他們在門外停了一下,隻聽上房裡劉宗敏正在吩咐白鳴鶴,要他速去水坡集北邊修築炮台,以便張鼐的火器營到達後,便可立即使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