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舟想著該如何入局零食行業,從哪裡入手,以及運作哪些產品的時候。
公司那邊的客服主管劉菲給吳舟打來了電話。本來是想著等吳舟到公司說的,但看著吳舟這段時間一直都沒去。
“吳舟,年後,我們的產品評論裡出現了很多針對產品的差評,我聯係過庫房,庫房檢查了產品,和之前沒什麼區彆,工廠那邊對接人我也聯係了,他們說材質工藝最近也沒變,我覺得可能是有競爭對手故意針對我們。“
吳舟眼神一淩,現在這時候,誰要是影響他賺錢,他不會給任何好臉色。
”那些差評裡有涉及品牌名稱嗎?“吳舟思索片刻後開口。
“有,膳師有出現幾次,內容大體是說,膳師的有同款,價格比咱便宜,而且品牌比咱們還好,我們產品不值那個價。”劉菲繼續開口。
”大多數的差評都是匿名的,但個彆非差評的,我們這邊也聯係過,谘詢什麼原因,但都直接掛了。這個現象很奇怪,所以我才懷疑是有競爭對手針對我們。“
聽到劉菲的話,吳舟在是忍不住點點頭,看得出來劉菲工作的用心仔細和負責。
“好的,差評那塊兒,組織一下公司員工的家屬,不要讓員工弄,一個員工家屬最多拍一下產品,然後針對性的做一些好評,帶主圖還有視頻的,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
掛斷電話之後,吳舟登錄公司後台。
不惹事的不代表吳舟怕事,網上平台歸根到底最重要的是還是實力說話。
一方麵公司這邊刷一些好評,把原來的差評覆蓋,讓差評的展現降低。
另一方麵,二手準備,既然這個鏈接已經被針對了,那就再做幾個新鏈接。
以及,既然大概的猜測到了對手是誰,那肯定也不能放過。
新上兩條鏈接,上架之後,通知了劉菲,吳舟就直接將流量投放到最大。
一條鏈接和之前的投放方式一樣,但另一條,卻是直接針對膳師。
找到銷量額最高的單款,查下他的關鍵詞。
最後直接是針對這些關鍵性,心下默念投放。
銷售額=流量*轉化*客單。
吳舟清楚,連請水軍,刷差評這種下三爛的招數都用出來了,那麼針對流量這塊兒肯定也做過手腳。
隻不過吳舟的流量大多是係統的精準流量,而不是平台的免費流量。
平台的免費流量雖然有,也能帶出來一些銷量,但即便是目前月銷售額近200來萬的業績,自然流量的業績最多也就在30來萬。占比也就15%,很低。
而這部分流量針對了,吳舟的精準流量還能投放得更多一些。
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店鋪整體不會出現流量下滑帶來的銷售額影響。
而惡意刷差評這種事兒,就是為了降低流量轉化率了。
越是高客單的產品,消費者看評價看得越仔細。
當然,另一個方麵,吳舟也是忍不住的想要罵一聲,那個運營是個棒槌。
這2月都快過完了,保溫杯的旺季都已經完全過了,現在這時候花費那麼多精力做這種事兒,不是缺心眼嘛。
要狙擊那也是在起步或者是巔峰時候弄啊。
當然吳舟不知道的是,其實年前,膳師那邊就已經在針對,投放了大額的直通車,懟吳舟的爆款。
隻不過錢花了一堆,但結果卻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