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中秋月餅業績的好與壞(2 / 2)

“我似乎又找到了一個買橋霏家的理由,但是我的錢包不夠了怎麼辦。”

“可以找老板漲工資。”

“萬惡的資本家,怎麼可能輕易漲工資。”

“以前隻是覺得橋霏家的東西挺好的,就是價格有點貴。看到他們家捐了這麼多錢,突然覺得,不貴了。畢竟愛心無價,而且他們賺的錢貌似還沒捐得多。”

“我們老板買了一批橋霏家的零食,作為辦公零食,你敢信。@上一位。”

“我弟弟不喜歡橋霏家,好了,現在我是獨生子了。“

”支持國貨,打造華夏國際品牌。“

“啥時候橋霏家能賣到國外就好了......”

抖手上,微博上,橋霏家都先後進入了熱榜。

然後,然後也出現了一波‘順勢而為’的明星。

“朋友安利的我,送了我一盒他們家的月餅,本來是不想吃的,怕胖,最後在她的強迫下吃了一口,意外的好吃,口感清淡甘甜......然後它就成我的日常零食了......此條信息屏蔽俞姐。”

“俞姐:小拉,你的零食沒收了。”

橋霏家在這短短十幾天的時間,經曆了大起大落,再度翻紅的現象。

但好處也是非常明顯的,就是知名度通過這次的輿論發酵,也算是‘人儘皆知’了。

前段時間零食每日業績開始下滑,日銷售額跌倒了百萬內,最近就開始直接飆升,120w,150w,210w,280w,甚至到了300w+,這要是維持下去,一個月就上億了。

那個月餅禮盒吳舟撤了,換了個月餅單品在售,包裝從禮盒換為了公司常規零食包裝。然後月餅從8塊減少到7塊,價格調整到了399元7塊,其他口味的月餅也有價格在199-299不等。

一天還能賣個千八百個,也能有個三十萬左右的業績......

整個中秋的月餅業績,也整理出來了。

總計賣出613511盒月餅,如果不是最後一段時間輿論惡化,帶來的銷量銳減,實際是有突破百萬盒的可能的。

不過即便如此,也賣出去了3,3154,1201,嗯......三個億。

產品利潤高達到了2個億。

不過這不是淨利。

其他人工費用,物流費用,平台費用,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等。

最後實際利潤就隻有1.3億左右。

還有最近這段時間,輿論反轉,業績突然暴跌,很多消費者退單,甚至已經買到的產品退單,這些幾乎就是直接報廢了。

或者生產線生產出來,但沒有及時賣出去,這種還稍微好點,但擠壓了幾天,又滯銷了一下,產品顯然和之前相比不夠新鮮。

保質期還剩下最長的也都不到10天了。

而吳舟這邊之前的月餅發貨流程是,生產出就立刻發到庫房,工廠離得也近,2個小時車程,然後立刻打包發出,到達消費者手裡大多還有13天以上保質期。

所以,這批保質期隻有不到10天的,在其他品牌方那邊可能還會繼續售賣。

劉斌這邊給出的提議是,找淘客,還有那些頭部主播。降價賣一下,一兩天就能處理掉大半,但吳舟這邊沒同意。

最後一合計,合計有接近20w多盒,大概虧損0.3億。

勉強可以接受。

淨利還能到1億,吳舟還是滿足的。

又沒到生死存亡之際,最後淨利潤也還算可觀,就為了減少虧損,把不新鮮的貨發給那些消費者,之前既定戰略全部摧毀,那太短視了。

目光放長遠點,消費者信任建立起來,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但要摧毀,隻需要一瞬間。

所以,最後,這個虧損,吳舟咬牙認了。

過期的,直接找到環保公司銷毀。

而未過期的,保質期在5天內的,公司內部消化,自願領取,正式員工最多5盒,臨時工最多每人2盒。

消息一出,就一領而空,沒有誰不拿。

五天以上的保質期還算可以的,聯係本地的一些孤兒院,養老機構,慈善機構,公檢法部門,稅務機構,醫院等等。

再到本地的一些高端社區,比如向吳舟所在的小區,和物業聯係一下,月餅直接送。那邊當然樂得同意。

作為這段時間輿論中心,還是本地的,橋霏家在本地,這段時間也算是‘人儘皆知’的知名品牌了。

前前後後,這些貨算是送出去了,還大大的賺了一波好的印象分。

與此同時,華實那邊,看到月餅的銷售報表數據,特彆是看到那報廢的20w盒月餅。這要是沒有這麼一出,哪有報廢這麼一出,甚至還能再多賣幾十萬盒。

這前後的落差,至少一倆個小目標啊。

他們可是占有15%的股份。

按比例換算一下,就小幾千萬沒了。

“md,和律師那邊再溝通一下,一定要讓那些瞎gb說話的網紅賠償損失,一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