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新品牌美食客開門紅(2 / 2)

「東西昨天到的,昨晚肚子餓,我吃了一盒自熱米飯,,真的好吃,比外麵好吃太多了,配菜給的也足。不虧是喬霏家一係的。」

「我就是無腦攢點貨,哈哈。」

「我媽說這個自熱米飯比她做的飯菜都好。「

「給老公買的,他很愛吃,不過我不敢告訴他價格,等他們吃完再回購。」

「牆裂建議,把早飯的產品也做一下,那樣我就可以多睡半小時了。」

「味道確實太讚了,料也很足,我一度以為是調製的,然後看了下配料表,居然沒有食品添加劑。真牛逼.」

「我隻能說,一分錢一分貨吧,外麵幾塊錢的東西和這個幾十的,確實不能比。就是我的錢包有點受不了,個彆調料如果能做成可選包就好了,這樣我就可以便宜點買了。」

評價有很多,也有簡單的評價,那就是好吃,還可以,無腦買之類的短評。

單品評分最低的都是4.9分,部分是直接全5分。

初步來看,還算是可以的。

後續時間,業績已經開始逐步穩定,每日自然流量業績就能穩定在18-20之間。

當然這個數是吳舟自己算出來的,劉斌沒算出來,因為在看著流量逐步穩定之後,吳舟的精準流量就開始介入了。

慢慢都25,35,一直漲到59左右,增長的腳步才緩和了下來。

其實吳舟這邊新店開業,可以說,稍微在電商圈裡,有點實力,有點人脈背景的,都提前得到了一些消息。

其中,當然的王岩他們家是最為關注的。

第一天的業績,就驚了他們的下巴,但後續看了幾天業績一直在下滑,心情還稍微好點。

隻不過這個好心情壓根就還沒持續幾天,就再度逆轉,看著那一天天增長的銷售額。

隻片刻功夫,王岩原來打造出了類目op1爆款的那種自豪感,直接沒有了。

至於說,銷量打敗了吳舟,比那個有意義嗎?營收差了那麼多。

他是賣了10+,如果把所有渠道加起來的話,每月能到15+左右,而且成交均價也還可以,能到14左右,其他的那些主要競品頭部單品,成交均價都快拉到11了。

方便速食這個類目,給當前的王岩公司每月能新增了大概200左右的業績,利潤率嘛,5%左右吧。

食品類目,紅海市場,薄利多銷,這個利潤率也算正常。

和行業裡其他競爭對手相比,王岩是滿足的。

但吳舟呢。

「新店而已,就上架了一個月,消費者都瘋了嘛,那麼貴的東西,居然一個月賣出去一千多萬。」王岩不敢置信。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公司裡的運營,也是這一千萬的g的貢獻

者之一。

至於王岩的品牌,嗨爆的方便速食的產品,他們壓根從來不吃。

「這種東西都是垃圾食品,彆吃那玩意。」

「喬霏家的東西例外。」

這是他們作為內行人,對自己身邊的家人朋友,勸誡說的話。

外行人的話,其實可以直接通過產品評分也能看得出來,那些低價跑量的,大多評分都在4.7分,甚至以下,個彆產品4.8分,還得懷疑一下,是不是有刷的成分。

「這其實不算是壞事,這個市場雖然在快速地擴大,但現在已經陷入了,為了追求更低價格,而用更低品質產品的惡性循環之中。如果再這樣下去,這個類目最後肯定會毀掉。」

「現在喬霏家,呃,準確的說,應該是美食家這個品牌的介入,讓這個新興行業走出了那個惡性循環的怪圈。」

「也隻有這樣高品質又能賣出銷量的品牌介入,才能挽回這個類目的形象,類目才能健康長久發展。「

「另外,喬霏家的熱銷,也意味著高客單,是有需求的,我們的日常選品,運營工作,不要鑽入價格戰的死胡同。或許,提高價格,也是應對價格戰的一種方式。」

劉梅召開了一次運營會議,她給出了不同的建議。

「選一些我們有一定優勢的產品,儘量地按喬霏家的選品標準,去嘗試一下。」

「用新品牌試,我們其實也可以學習一下喬菲家他們,衝一下高端。」

「實際上,低端市場,短期效益明顯,但長期維護成本高。而高端市場,則截然相反。「

劉梅在講台前一直在說,王岩一直在沉默地聽著。

一直到劉梅說完之後才開口。

「那就倆條路一起走吧,雞蛋也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