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錢萊的‘絕地求生’(1 / 2)

零食行業競爭排名焦灼。

頭部企業一個個的追加費用投入隻為了打一個翻身仗,拿一個漂亮的排名。

畢竟,不管吳舟這邊店鋪總業績如何高,即便高過了他們三大家總計又如何。

隻要單店業績排名能到第一。

那他們就可以宣揚自己得了第一名。

而且又不是不可能,希望還是有的。

而吳舟公司這邊實際上麵對的不僅僅是正麵的較量。

還有背後的。

那些職業差評師,職業打假人員,在雙十一這段時間越發瘋狂。

如果說開始的時候,一天百來個差評。

那後來,隨著劉斌一係列的舉措,再加上,後續吳舟加大了精準流量的推廣之後。

銷量和評價的突然迅猛攀升。

讓差評比例進一步降低,影響減小。

而後呢,這些人從一天一百來個差評,也跟著增長到了兩百多,乃至三百多個,不過到了三百多個左右,差評的增長速度就開始變慢。

這些人已經是錢萊所能維護的極限人數了。

不過他那些人,也就是平日裡,多次組織打架,彼此相熟的一些「老人」。

這種組織並沒有太強的約束力。

隻是因為錢萊一直帶著他們賺錢,賺到甜頭之後,才會願意一直跟著錢萊。

之前,這種刷大量差評之後。

一般賣家都會主動的和他們溝通,給一筆賠償金,讓他們修改差評。

不過這次橋霏家售後,溝通是有,但比例很少,大多在知道他們是職業差評的那種之後,就完全不問不顧他們了。

搞得他們心態有點炸。

而且重點是,一般來說,負麵評價到達一定數量之後,會被打上灰色標簽,這是非常影響產品轉化的。

轉化差了,銷量不就得跟著變差。

但結果呢,橋霏家銷量不見減少不說,還在屢創新高,甚至加速上漲。

眼看著效果沒達到,錢也沒賺到,他們也就退而求其次。

直接和橋霏家的售後溝通,說隻要能退貨退款,這些差評,他們就修改。

「親,我們家的糕點都是短保產品,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的。」

大多數的產品保質期都在十五天內,他們這些職業打假人前後一折騰,大多都是在十天之後,才「認輸」。

而且還有不少人,東西都吃了七七八八了。

這會兒說是退貨退款,實際上,退的貨實際是多少,誤差肯定非常大。

而且,食品這種東西,隻要退貨,包裝打開過,都會被當做垃圾處理,成為直接貨損。

畢竟,要是萬一有人投毒了呢?

所以正常來說,食品隻要不是質量問題,應該都不支持無理由退貨。

好在呢,食品行業的大多數消費者,退貨率比較低。

總的來說呢,這些職業打假人,就是希望橋霏家這邊,把貨損自己吞了,他們會很「講信用」地修改差評。

當時劉斌也有想過認了這批損失。

實際上,這也是絕大多數商家的選擇,畢竟和這些人扯皮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太多了。

花費的那些人力成本可能還要高於那些貨值損失。

「吳總,這些職業打假人的訂單大多都是小額訂單,隻有少數訂單金額破千。而且最近售後部的精力都被這些人牽住了.要不,我們就直接退了吧。花費那麼多時間精力在這個上麵,有些不值當。」劉斌當時說這些的時候,心裡也有些不甘心。

但取舍之間,

繼續和這些人折騰下去,確實有些得不償失。

「你是在和一群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妥協,妥協一次之後後麵還會有更多,而且這次的事情,大概率是有組織有計劃的,不會這麼輕易結束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種鑽空子的人,讓我很不爽」

「最後,售後部那邊,如果真的是忙不開,那就招人,如果是他們習慣了之前清閒的工作,突然忙碌起來之後,就不樂意了,那有這種抱怨的就該辭退的辭退,我們是民營企業,公司不養閒人。」

實際上,因為一直以來的產品高標準,不僅僅的原料這塊兒,後期的成品包裝的材質,技術,吳舟也是應用的行業最好的技術。

所以結果就是,橋霏家的訂單量雖然大,但售後非常少。

一直以來公司的售後部門的實際上是比較清閒的,偶爾還會被抽調一部分轉到前台客服部門。

這次需要跟進的那些職業打假人,最多也不過百來人不到。

而公司的售後部門有118人,平均一個人跟進的人不到一個。

劉斌被糊弄也隻是因為這段時間一直忙活著手頭上其他的事兒,沒時間實際查看售後部的情況。

隻是聽著一些售後部的人,找他抱怨,以為真的很忙。

實際上呢,「忙個屁。」

吳舟做了最終決定。

劉斌隻能堅決執行,售後部還繼續抱怨的話,那就裁掉幾個人,重新招一些人。

吳舟公司的福利待遇,有大把的備選可以選擇。

最終結果就是。

一群人職業差評師,傻眼,以為橋霏家會妥協,但結果確實,剛到底。

那自己花的錢怎麼辦,東西好吃是好吃,但這一下子幾百上千的,也心疼啊,以前他們吃東西可都不用花錢的。

吃慣了白食,這突然要花錢肯定不樂意了。

後續的追加差評的話更加難聽。

又或者投訴到平台,讓小二介入。

再或者部分人聯合起來,拿一些貨去做檢測,找瑕疵漏洞.

畢竟很多都是農產品加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