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日開始。
整個口罩大類的市場已腰斬大半,或者說膝蓋站比較合適。
喬霏家的口罩同時間段的業績同比昨日的同時段,隻剩39%。
當然,還是要超過之前日常銷量翻倍不止。
整個口罩市場,雖然經曆了一波大起大落,但最後的位置卻還是漲幅不少。
自營平台的不少頭部的口罩品牌,一些倉也逐漸出現了缺貨。
當然也包括吳舟這邊,一下子賣太多,原本的安全周轉庫存,就不安全了,好在公司有自己的物流車輛,當天下單,隻要能約上,一般2天左右就能直接入絕大多數前置庫,不走中轉倉耽誤時間。
實際上口罩銷量爆發之後,吳舟就在督促工廠權利生產備貨,以及送貨,能送多少送多少,不設上限,出了問題,算公司這邊的,不算個人績效考核,他們隻需要想辦法送就行。
至於吳舟庫房裡有多少貨?
一次性醫用口罩還有8億隻左右。
一次性n95級口罩有2900萬份左右。
然後公司的全自動生產線,現在每日一次性醫用口罩還能生產3000萬隻,一次性n95級口罩每日能生產180w隻。
這個生產量,也算是全國獨一份了
除了民間市場之外,醫院市場,喬霏家的口罩也有滲透。
就比如雲城本地的所有醫院衛生所的口罩,救護都是喬霏家的,周邊的一些城市也在一點點滲透。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省市的醫護人員自費購買的,不過還隻是少數。
公司口罩的整個生產鏈,隨著工廠生產量的不斷攀升,也在不斷地深入融合。
生產口罩,簡單說主要有四個環節,一是聚丙烯原料;二是熔噴料;三是熔噴布;四是口罩生產。
這些上遊鏈比較最有技術實力的工廠,或多或少,吳舟這邊能收購的收購,不能收購的就是入股。
前前後後花了8.2億,還在繼續花錢當中。
當然這個錢花的肯定也是值的。直接結果就是,行業那邊生產成本漲了近30%以上,個彆甚至漲幅超過50%。
但是吳舟的口罩成本是下滑了61%。
多賣個幾億,十幾億的口罩,差不多就能回本了。
而隨著這幾天銷量大漲,原材料也一時間緊缺了起來,比如熔噴布的市場價更是翻倍的漲幅,如果吳舟這邊將手上的股份又或者工廠出售,這個把月的時間,一來一去,估摸著還能淨賺幾個億。
當然,吳舟肯定不會這麼做,現在才哪兒跟哪兒啊。
而與此同時。
吳舟這邊防護新品在接連不斷上新。
醫用n95口罩有了更多款型。
護目鏡等防護用具,次氯酸,84消毒水,75%酒精消毒液等等。
這些東西也都沒什麼門檻,主要還是資質。
而恰好,資質這一點,吳舟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