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意圖(2 / 2)

“原來是這樣。”蔡肯斯點點頭,貿易這種公司,想查到的確不容易,而且他也隻是大概查了查。

陳誌文接著說道:“蔡肯斯先生你肯來香港,其實應該也有這樣的想法吧?”

“對,在海外投資建廠,我其實幾年前就有過這個想法,隻是巴菲特先生一直不同意。”蔡肯斯有些無奈的說道。

“以巴菲特的精明,他不可能不知道在美國,紡織業是不可能有前途的,為什麼不同意?”陳誌文有些不理解的問道,這可以說是基本常識了,在美國這種人工成本這麼高的發達國家,搞勞動密集型產業,不是自己作死嗎?

蔡肯斯說道:“巴菲特先生當然知道這一點,但他寧可貼錢也要維持紡織廠的運營,是因為他不希望工人們失業,所以他自然不肯讓工廠搬走,他從來就不指望靠著紡織廠來賺錢。”

“原來是這樣。”陳誌文點點頭說道,原來是巴菲特根本看不上紡織業,即使搬到國外也一樣,就算有點利潤了,也肯定比不上他在資本市場的投資,現在還在維持紡織廠,顯然是因為“社會責任”,或者說上萬的員工,是沒那麼容易遣散的。

“所以我需要拿出證據,來證明搬出海外能夠為公司獲得足夠的利益,現在來看,香港的確適合我們來投資,這裡雖然小,但市場夠大,也沒什麼強的競爭對手。”蔡肯斯帶著笑意說道。

“不過比起巴菲特先生的金融收益,這點還是不夠的。”陳誌文笑了笑說道,香港目前最大的南豐紡織廠,利潤估計都比不上巴菲特的一個投資,這完全是兩個天與地的行。

在後世,除了那些互聯網公司或者高科技電子公司以及那些傳統壟斷企業,誰家的利潤能比得上金融行業?那麼多國家與公司,發展到最後都是脫實向虛,還不就是因為金融實在是太賺錢了麼?連大眾這種汽車巨頭,一年接近一半的利潤都是來自於金融業務。

“是遠不夠,但還是值得一試的。”蔡肯斯點點頭說道。

“如果巴菲特不願意投太多資金的話,我可以出資進行合資,在香港這邊,我熟悉一切,再說,我也可以提供一部分訂單。”陳誌文接著說道。

“合資?其實我有想過這一點,陳先生的目的應該也包含了這一點,但這還是需要我回去與巴菲特先生商量一下。”蔡肯斯沒有絲毫驚訝,仿佛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這是當然。”陳誌文點點頭說道,紡織廠的投資可不像與曾梓倖的合作,需要實打實的投入不少錢的,數千萬港元還是需要的,但如果真的投下去了,未來的收益還是可觀的,最重要的是他為香港提供了一個新的高端紡織工廠,對他未來有好處,說不定也能幫助香港紡織業進行轉型,雖然概率並不大。

當然,如果巴菲特不同意合資也沒關係,陳誌文也無所謂,隻要工廠能來就行了。

蔡肯斯接著說道:“陳先生,我之前在美國雖然也查了一些香港的數據,但並不清晰,現在雖然來到香港,但時間有限,所以希望陳先生能夠幫忙,可否幫我收集一些數據,我可以付費。”

“行,沒問題。”陳誌文點點頭,沒有傻的答應免費幫忙,雖然這點錢他也看不上,但對方不能不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