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蘋果大咖(2 / 2)

雅達利公司,在創立之初,發行了一款叫做乒乓的遊戲,就是模擬乒乓球的電子遊戲,頁麵非常簡單,放在21世紀絕對沒人看一眼的那種,但在1972年卻火爆整個美國的酒吧,當年就賺的盆滿缽滿,但雅達利的創始人也是第一次創業,犯了最常見的錯誤---沒有注冊專利。

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各種偽劣的乒乓遊戲已經開始大批量出現在市場上,但事已至此,乒乓已經沒辦法拯救,雅達利決定開發一款單人的打球遊戲,也就是後世有點小名氣的打磚塊。

隻不過與乒乓不一樣的是,打磚塊遊戲界麵上的磚塊很多,同時球的運行軌跡更複雜,算法也要求更高,這對於運算及存儲要求很高。

在70年代,芯片也才剛剛發展,運算能力很低,無論是工業電腦還是商業電腦或者其他行業,都是靠著堆積芯片來提高運算能力,雅達利內部工程師研發的打磚塊街機需要超過150枚芯片,一塊芯片三四十美元,成本高到任何酒吧也不會願意購買。

於是,雅達利在內部發起獎勵,誰能夠成功的開發出低於100枚芯片的打磚塊街機,誰就可以獲得900美金的獎勵,而在這個基礎上,每再減少10枚芯片,就再增加1000美金的獎勵。

這個獎勵放在70年代初,是一筆巨額獎金,雅達利的工程師都非常努力,但折騰了幾個月,最成功的一組人也就降低了30枚芯片,但120枚芯片的街機,成本還是太高了。

喬布斯也對這筆獎金感興趣,但他隻是一個普通的技術員,不懂芯片,於是找到了當時在惠普上班的好友沃茲。

喬布斯告訴沃茲:必須要在 4天之內完成設計,並且用儘可能少的芯片。完成工作之後的獎金,他們對半分。

在接下來的四天裡,兩人幾乎不眠不休,喬布斯負責創作原型和測試,沃茲負責技術方麵的工作。

沒想到的是,這兩位還真在 4天內做出做出了這款可以永遠載入遊戲曆史的《打磚塊》,並且整款遊戲僅僅用了 44個芯片!

要知道,當年的雅達利雖然不是什麼大公司,但之前乒乓的成功,已經讓它有了數十位技術人員,但這麼多人花費幾個月都沒搞出來的項目,被沃茲4天搞定,還隻用了44枚芯片,沃茲在技術方麵的天賦之高,整個矽穀也非常罕見。

實際上,兩年後喬布斯的第一款蘋果電腦,也是沃茲的設計,要不然,成本方麵,根本降不下來。

街機時代在雅達利的帶領下,已經開始讓美國的酒吧開始接受,陳誌文自然也準備進入這個利潤驚人的行業,但他也隻有創意,跟喬布斯一樣,沒有把遊戲開發出來的能力,自然需要這方麵的人才,而香港本土,雖然也有一些電子人才,但都偏向於生產,而不是設計。這樣一來,曾經在蘋果曆史上的這位大咖自然是他需要邀請的對象。

“算了,回頭我再找喬布斯去。”沃茲說道:“陳先生找我有什麼事?”

“5000美金而已,沃茲先生不用太在意。”陳誌文笑著說道:“我準備在美國成立一家公司,希望能夠聘請沃茲先生來當這家公司的技術總負責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