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人家的追求可能也不一樣,80年代,胡家這數百億港元的基建投資,對廣東的經濟發展有著非常大的貢獻,解決的就業數量、帶動的財富、給予老百姓的方便更無法用數字來形容。
“哪能壓得住置地啊,和合大廈隻是在天線上增加了一些高度,實際高度可比不了,再說,地理位置比起康樂大廈,差的太多了。”胡應相笑著說道。
“沒事,中環這邊還有很多舊樓,也有很多舊的政府建築,港府的財政主要來自與地產拍賣,這些地方遲早會放出市場的,到時候我們還是有機會的。”陳誌文說道。
“這種東西,可是置地的最愛,想拿到手,可不容易。”李嘉成說道:“倒是陳生,也許有機會和置地爭一爭了。”
“和記說是四大洋行,其實跟置地,差距還是很大的。”陳誌文搖搖頭說道:“置地收購牛奶後,地皮數量更多,而且大多數在港島核心位置,和記的就差多了。”
“所以陳生是想出手這些位置不好的地皮,以後再換核心位置?”李嘉成問道。
“李生好眼光,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陳誌文也沒否認,這種做法,在地產行業也很常見,誰的規模大了後,不想往市中心走?普通人有錢都想去市區買房。
“今天,我與胡生約陳生你來這裡,就是想商討我們之間合作的可能性。”李嘉成接著說道。
“怎麼合作?”陳誌文問道。
“我知道陳生是準備出手很多和記的非核心位置地皮,還有就是一些已經在開展的地產項目,我與胡生也知道現在和記的情況,所以我們的想法是,我與胡生還有陳生合資成立一家公司,合資公司會直接以現金的方式向和記購買地皮、物業或者一半的項目,這樣一來,和記立刻就能獲得需要的資金。”李嘉成不慌不忙的說道:
“合資公司由我與胡生來經營,經營之後的淨利潤按照比例在未來進行分紅,陳生,我知道你是看好未來地產行業的,所以這樣一來,如果地價上漲,陳生還能夠從合資公司中獲得地價上升的利潤,這個合作方案,陳生覺得怎麼樣?”
“聽起來不錯,但合資公司哪來的錢?總不能讓我們先注資吧?我要是先注資,還賣給你乾嗎?早就自己開發了。”陳誌文皺眉問道。
“不需要注資,我會聯係銀行團來獲得資金,以和記出售的物業為抵押,等未來項目結束,我們再歸還銀行借貸的本金利息。”李嘉成說道。
“銀行團會100%出抵押資金?”陳誌文問道。假設一個項目和記出售價為2000萬港元,按照市場規矩,銀行肯待出1400萬港元,就已經很不錯了。這已經是銀行行業默認的常規情況,當初陳誌文想讓彙豐將放款比例提高到80%,結果被彙豐拒絕,後來找到幾家不正規的小銀行,才算勉強實現。
就這樣,對銀行來說風險已經非常大,一旦地價下跌,銀行將可能血本無歸,很可能幾千萬的項目就能拖垮一家規模不小的銀行,這種事情在香港之前發生過很多次。
“所以這需要我們三家公司的公章,也就是,我們三公司還要承擔連帶責任,如果最後項目虧錢,我們需要自己拿錢還給銀行。”李嘉成說道。
“李生這招,是有十足的信心未來地產行業會大規模上漲啊?”陳誌文點點頭說道,所有的一切都是借用彆人的資金,隻要地產價格上漲,那什麼問題都沒有,項目結束後的利潤肯定能夠輕鬆覆蓋銀行貸款本金及利息,但如果地產價格跌了,那就能把所有參與的人拉入深淵。
“陳生不也一樣嗎?前兩年星河地產對工業地產的投資,我都覺得心驚膽戰。”李嘉成笑著說道:“但現在工業地產已經漲了20%,陳生已經贏了。”
“是啊,我也很有信心。”陳誌文笑了笑,對未來的地產情況,誰能和他比信心啊。
李嘉成問道:“合資公司的賬務我們可以每個項目完成後進行全麵審查,陳生以為如何?”
“好想法,我會慎重考慮這件事。”陳誌文點點頭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