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60家分公司之外,祁德尊時代,和記還入股了很多公司,有多又少,多的一共是18家,這些都處於大股東地位,少的則有上百家。
當李查德與周家楊將這些公司的名單整理出來後,陳誌文突然發現了一個差點被自己忽視的好投資。
“香港無線電視台?我們有236萬股無線電視台的股份,占比多少?”陳誌文看著表格中的一個數據,問道。
“無線電視台?我看一下。”周家楊立刻翻了一下自己手中的文件,他們給老板的是清單,自己手中則有更多的資料。
“找到了,無線電視台的股份一共有768萬股,我們和記占比的話,是30.7%多一點。”周家楊快速心算後說道,同時也將文件交給了陳誌文。
“祁德尊為什麼不要無線電視台?以他的性格,怎麼會不要這個可以控製全港口舌的傳媒利器?”陳誌文問道。
“因為當時無線電視台成立的時候,我們和記、彙豐、時代生活集團與利孝和簽了代管的合同,無線電視台不發生巨額虧損、管理團隊不犯下嚴重錯誤,我們都不得乾涉無線電視台,而且無線成立的時候是1967年,那時候祁德尊也才剛剛成為和記的大班,對於投資的策略跟後麵還是不一樣的。”李查德回答道。
“那如果利孝和去世了呢?”陳誌文又問道,他可是知道這家夥活不了幾年了,也是因為利孝和的去世,才讓邵一夫有了入主無線的可能性。
“那合同自然失效,陳生,你對無線電視台有興趣?”李查德敏感的感覺到了老板的態度變化。
“一個電視台還是有很大用處的,這個時代生活集團是什麼公司?”陳誌文問道。
“這是一家英資貿易洋行,在十年前還算有點規模,當時祁德尊也與他們關係不錯,所以一起投資了無線電視台,但最近幾年已經沒落了。”李查德說道。
“那我們要不要把這家公司手中的無線股票收過來,他們手中擁有226萬股,一旦收購成功,我們就控製了無線60%的股份了。”周家楊問道。
“行,收。”陳誌文點點頭,無線電視台的股權結構,彙豐銀行與和記洋行,各擁有236萬股;時代生活集團擁有226萬股。私人股東中,利孝和27萬股;利榮森、利榮達合占11萬股;邵逸夫擁有32萬股。
“好的,董事長,那我去谘詢一下。”周家楊答應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