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足夠的資本,就可以穩住和記,他與我們一樣,看好地產市場與股市在未來的複蘇,現在就隻剩下等待了。”盛永能有些感慨的說道:“真要是地產市場恢複到72年底的狀況,陳誌文這一次的回報,就能賺幾十億港元了,香港曆史上,可真是前所未有啊。”
“可惜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本。”李嘉成歎氣說道:“如果我早生十年,十年前就有現在的資本,那絕對可以收購和記,甚至當年的恒生銀行也不是不可能。”
“是啊。”盛永能讚同道。
“好了,不說這些沒意義的事了。”李嘉成笑了笑,說道:“我們與和記的合作,現在有多少項目了?”
“一共正在開發的有11個項目,還有16個項目還在商討收購價格,和記那邊要價有點偏高,我們還在談。”盛永能回答道。
“他們要多少?”李嘉成問道。
“比我們的心理底價要高10%。”盛永能說道。
“那稍微談一談,我們讓個5%或者6%,先把項目拿下來再說,拖的太長,時間也是成本,還有,現在地價開始上漲,拖一個月,可能就不隻5%了。”李嘉成想了想說道。
與和記的合作,雙方早就定下了哪些項目可以合作,隨後雙方再單獨定下自己的價格後再重新談判,這種模式自然是和記希望賣個高價,長江希望可以買個低價,於是談了一段時間,幾個成功,還有十幾個未談妥。
“李生是擔心其他華資也會進場湊熱鬨?”盛永能深理老板心,問道。
“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我拉著和合實業一起,其實就是為了少一個競爭對手,再一個就是能夠增加我們的運營能力,降低風險,但華資中還有很多其他地產公司,而和記手上的地皮太多了,我們現在與和記合作的,不過是一小部分罷了,還都是一些位置不算非常好的。”李嘉成無奈說道。
“我倒是不覺得陳誌文會在與其他地產公司合作。”盛永能說道:“和記手裡還有很大地皮,這些可都是荒廢著,以前祁德尊不舍得分享,但現在我們與和記的合作模式,以陳誌文的聰慧,完全可以以同樣的方式與我們或者其他華資合作,但現在連消息都沒有,足以說明他沒這個想法,他能提供的合資開發項目數量,應該隻是為了能夠穩住和記的現金流,隻要能夠保持這一點,對他可能就足夠了。”
“也是,就算一直不開發,剩下的大量地皮,等幾年再開發也能多賺幾倍的利潤。”李嘉成點點頭說道。
“看來他的思維跟英資一樣,想著囤物業賺錢,卻想不到,不停的快速開發新項目,利用銀行資金快速發展,才是發展最快的方法。”盛永能笑了笑說道。
“也未必,也許是有心無力罷了,和記內部可沒有那麼多地產開發方麵的人才。”李嘉成說道。
“也有可能,如果是這樣,我們當初想著利用開發和記手上地皮來套利的計劃,估計執行不了多長時間了。”盛永能有些可惜的說道。
李嘉成道:“是有點可惜,但能夠收購和記,又豈是一般人,再說,就這二十幾個項目,開發好了,我們分個幾千萬也是沒問題的,如果地價再漲一漲,上億也有可能。
太古在寶馬山道賽西湖那塊地談的怎麼樣了?”
“還在談判中,太古的要價又退讓了500萬,但我覺得還是能壓一壓的,我想壓到8000-9000萬之間的區間。”盛永能說道。
“那塊地我還是很看好的,要穩妥一點。”李嘉成想了想說道。
北角位於中國香港東區中部,也是香港島最北的地區,雖然偏了點,但畢竟是在港島,價值還是不低的,而太古集團在這裡的一片地,麵積高達86.3萬尺,麵積之大,在如今的港島,可以說是非常罕見,如果拿下,開發成住宅,再加上他預估的地價上升,利潤會非常高。
“太古集團現在準備大規模開發太古城,急需資金,所以也表現的很迫切。”盛永能笑了笑說道。
“太古城啊。”李嘉成無奈笑了笑搖搖頭,太古城的地皮,絕對是香港第一住宅,位於港島之上,附近商業配套很不錯,離市區也不遠,又靠海,麵積又大,足有一百多萬尺,但英資太古,居然不敢從銀行融資,反而賣起了其他地方的地皮來為太古城項目籌集資金,賽西湖這塊地就是因為這個才出售。
“我聽說,陳誌文的地產公司星河地產,在太古城買了兩棟樓盤。”盛永能笑了笑說道。
“純粹的投資,的確不錯。”李嘉成想了想笑道:“如果他真這樣,我們以後開發的樓盤,倒是可以第一個問他了。”
“哈哈哈,也是,這樣也能增加我們回本的速度了。”盛永能點點頭說道。
“儘快拿下賽西湖這塊地,最近港府準備拍賣的地皮中,有好幾塊我也看好,資金這一塊要周轉快一點,不然我們就會錯過很多好機會了。”李嘉成接著說道。
地產市場的資金,隻要周轉的快,利潤就越高,如同一筆資金,三年開發一個項目與開發三個項目,結果自然大不相同。
“好,我會儘快拿下太古這塊地。”盛永能點點頭說道。
香港的輿論再一次被炒熱起來,麗的電視台與TVB也都在黃金時間擋的新聞中播放了此事,各家媒體又很快進行了轉載,一些英文報紙也同樣關注了此事,連港府的喉舌大公報也進行了褒獎的評價,將陳誌文評價為新一代成功人士的代表,同時也鼓勵更多的人可以參與慈善,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外界對於陳誌文的華港基金還在不停的討論,但陳誌文卻已沒有在意,因為從美國來了一位他等待已久的客人-——菲爾·奈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