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文說:“這我知道,不急,就算現在給比澤爾幾千萬美金,他們也沒地方用,想在汽車行業發展,投錢也得一步一步來,砸錢也得分情況,錢再多還能比得過BBA與大眾嗎?”
“這倒也是?那交易完成後,香港那邊需要準備建廠了嗎?”雷盛利問道。
陳誌文說:“不用,暫時不要這麼急,你不覺得香港那邊的工廠布局已經很亂了嗎?”
之前無論是紅牛還是美的,在初期的規模都不是很大的時候,需要大量生產,雖然在陳誌文的有意引導下,工廠儘量聚集在了一起,但香港的工業布局,本身就是一團亂,各類工業寫字樓與居民區混在一起。
這種非常適合各類小型的組裝產業以及輕工業,工廠附近有人,工人上班比較近,完美。
初期的紅牛美的其實也適合這種模式,畢竟規模都不是很大。
等到有了一定規模後,迅速增長的產能也讓兩家公司沒的選擇,隻能瘋狂在附近買地建廠或者直接購置工業寫字樓,當時根本沒的選擇,隻能快速提高產能,這也導致了,各個工廠的混亂,明明可以在一起的沒在一起,可以一個地方生產為最佳的卻分幾處生產。
“陳生是準備將香港的工廠重新規劃?”雷盛利也明白了老板的意思。
陳誌文點點頭說道:“對,有這個想法,除了最新準備生產可樂的工廠是我有準備的規劃,其他的都很被動,被急速增長的產能牽著鼻子走。
現在來看,太亂了,正好現在也處於冬天,無論是風扇、飲料、空調、冰箱都處於淡季,我也準備好好理一下,最好全部重新規劃,在同一個地方建廠,還需要準備一定的空白土地,來應付以後的產能增長。”
實際上,陳誌文在幾年前就知道如果發展順利,產能肯定會是一個大問題,但怎麼著也不可能在那個時候就投巨資整合工廠,也沒那個資金,哪怕是21世紀的蘋果,明知道手機會大暢銷,也不缺錢,也花費了數年時間才整合好了產能。
“這麼大的規劃,需要很大的土地麵積,我們收購是不行的,得需要與港府商量了。”雷盛利說道。
“不光是土地麵積,還得考慮大量合適的適齡工人住在附近,九龍也沒有這麼大的土地了,和黃在紅磡的那塊地,就算我不考慮地產開發,麵積也不夠,比起真正的工業需求,所謂的一個小港口,根本不夠看。”陳誌文搖搖頭說道。
都說紅磡的土地麵積大,那是針對商業用地來說,也許現在還是夠紅牛、美的用的,但再過幾年就必然不夠,這種市區最大的問題,就是附近沒有可增加麵積。
當然,大的港口麵積其實也很大,幾平方公裡都很正常,不過在60年代之前的香港這種小城市麼,200萬尺(0.2平方公裡)已經算是超大港口了。
“這麼大的工業投資,我們就應該免費拿地才對,去任何國家都是這個道理,但是在香港,可能就有點難了,那群鬼佬,就知道盯著土地。”雷盛利皺眉說道。
“等我去美國把一些事情確定下來,然後再與港府談這個事情,這次你回去後,先放出消息,就說我們美的、星河與紅牛準備在香港或者灣灣興建一個數萬人產業園。”陳誌文說道。
雷盛利說:“陳生是準備借著灣灣來給港府壓力?”
“不是給港府,而是給香港的那群地產商送福利,一個萬人工業園,能夠帶動一大片周圍荒蕪的土地,消息真的放出來,這些狗鼻子自然能聞見,他們自然會想辦法幫助我促成這件事,剩下的,就看麥理浩政府了,我聽說麥理浩這個總督很有能力,在之前的英國也算重視就業問題,應該能夠知道這樣的一個產業園會有多大的好處。”陳誌文說道。
雖然一群英國鬼佬是在拚命榨取香港的價值,但聰明的人會適當,最好讓羊養肥一點,而不是直接涸澤而漁,麥理浩應該算是聰明的總督,在後世香港的傳記上,對他可是非常的讚賞,再說,能夠在香港成立廉政公署,打壓tan wu,那至少在明麵上,也是希望香港越來越好的。
“好方法,這樣的話,也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雷盛利點點頭說道。
陳誌文說:“就這樣吧,香港那邊暫時也不急,比澤爾收購後,先從香港那邊挑選合適的人過來學習,生產、維修、技術、質量控製方麵都需要全盤學習,另外如果涉及到比澤爾本身不存在的工藝,那也要在歐洲這邊選擇供應商購買設備,也要安排人過來學習,這方麵的投資要優先,寧可人等設備,也不能設備等人,等香港那邊建成工廠之後,就需要能儘快上手。
德國這邊的話,也要先挑選一些人,準備安排他們去香港當老師,語言問題要解決,香港那邊要準備好翻譯,另外比澤爾這邊也需要安排我們的人,你看看能不能在德國本土招聘財務、工商管理方麵的華人,我們雖然不會乾涉比澤爾的正常運營,但還是需要了解的。”
“這塊的事情我來安排,等交易完成後,我留兩個信得過的人先待在這邊處理這些事情。”雷盛利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