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生產線這類東西,陳誌文他是不懂的,給一台最先進的光刻機放在他麵前他也不認識,專業人做專業事,自然是專業方麵的人去查看設備。
在上個月,美的公司在美國的團隊招聘了幾名對芯片設備、工藝還算有些了解的工程師,正好由這些人去驗證。
“沒問題,我待會問一下德儀那邊,看看這幾天什麼時候有空,到時候我們一起去。”亨利摩根點點頭說道。
第四天,亨利摩根帶著陳誌文一行人,來到了德州儀器,位於芝加哥市的一間芯片工廠。
“沃茲,這條生產線怎麼樣?”陳誌文對著一身白色防塵服,隻能看的見兩隻眼睛的同來之人說道,如果不是衣服上有名字,以及大家說話的聲音不一樣,不然可真的不太好區彆誰是誰了。
在來到德州儀器的工廠後,稍微與工廠高層寒暄一下後,大家就開始參觀工廠,此刻,他們正處在芯片的生產車間內,所有人都穿著防塵服。
“芯片的製造工藝我也不是很懂,但看出來這裡也算很專業了,等會我隨便抽出一些芯片來檢測性能就行了。”白色防塵服裡的沃茲說道。
“好,那走吧。”陳誌文看了看四周,這裡麵的設備他是不懂的,自己的手下倒是與德儀的工程師有一陣好交流,似乎感覺還不錯,不過,具體怎麼樣,還是得看沃茲。
雖然自己手下的確也有一些人才,但專業性讓陳誌文有點不放心,於是,就一個電話給了沃茲,把他也拉了過來,正好蘋果公司的蘋果2型電腦很成功,短時間之內,沃茲的研發任務也不會很重,這又是一次難得可以參觀芯片工廠的機會,沃茲自然很樂意前來。
所有人走到了芯片產線的末端,這是一條流水皮帶,上麵有著大量的芯片,被帶著手套的員工一個一個的撿起來放在固定的塑料盒裡。
在70年代,感應技術、電機技術與PLC控製技術還不夠發達,芯片的末端也做不到自動化收取,隻能靠人工。
沃茲的手下帶來了大量設備,以及一台蘋果2電腦,不一會功夫,幾人便在桌上擺滿了各種電子控製盒及線,隨後又將芯片取了過來,放入一個線路板上。
所有人都在看著屏幕,蘋果2電腦雖然已經在美國轟動,但還是隻是以代碼的方式控製,沒有後世的操作界麵,陳誌文也隻看到沃茲在不斷的輸入各類代碼,一個也不認識,倒是身邊的幾名工程師,在目不轉睛的看著界麵,偶爾還會與沃茲交流一下。
過了好一會,沃茲才站起身來,對著陳誌文說道:“還不錯,不過這些數量還是太少了點,如果我可以拿出去一部分的話,可以進行批量測試。”
“沒問題,這一盒裡麵有一千個芯片,你可以拿出去測試,不過要注意靜電保護,你的測試也需要在無塵車間內,要不然靜電會擊穿芯片裡的線路。”德州儀器芯片業務的副總裁泰德說道。
“好,那我就帶走這一盒。”沃茲也毫不客氣的說道。
“這些芯片,我會單獨再支付一筆錢。”陳誌文又說道。
泰德笑了笑說道:“沒關係,這種普通芯片,一片也才幾美元,我們的生意才更重要,貴方早點確認質量,我們也好進入下一步了。”
相比於數百萬美元的交易,這點芯片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而且幾美元一片是終端售價,實際生產成本隻會更低。
“行,那我們就出去吧。”陳誌文說道:“我的手下可以繼續待在這裡嗎?”
“沒問題,隻要遵守車間的安全規則就行。”泰德點頭同意道。
幾人按照流程又走了出去,到了外麵,才將無塵服給脫了下來,脫下的一瞬間,陳誌文感覺呼吸都暢快了不少。
“艾瑞克,你這是不習慣這種衣服,其實習慣了也就一樣了。”泰德似乎看出了陳誌文的想法,笑著說道。
“那我可永遠習慣不了了。”陳誌文搖搖頭笑道,作為公司的老板,他也基本上不去工廠的,畢竟不是剛創業那一會,那麼多工廠,他去乾嘛?頂多一年偶爾花個幾天去走走看看罷了。
“也對。”泰德點點頭,明白了陳誌文的意思。
隨後,幾人來到了工廠前方的一棟辦公樓會議室內。
“艾瑞克,雖然我是德儀公司半導體業務的副總裁,但實際上我對技術方麵也不是很理解,所以,工程師們討論技術,而我們則討論價格,怎麼樣?”泰德笑著說道。
“可以,據我所知,3英寸的圓晶生產線,新設備的話大概也就300萬美元,考慮到終端安裝、人員培訓、商務部的限製等原因,我可以出價350萬美元,如何?”陳誌文說道。
“這個價格太低了,其他都好說,但想說服商務部出售,我們德儀也要動用不少關係,這可絕對不是錢的問題。”泰德說道。
“任何問題都是錢的問題,這並不是目前美國商務部嚴格禁止的設備,隻是需要報備獲得許可,這裡麵操作的空間很大。”陳誌文又說道。
“是空間很大,但也需要不少成本,我方的報價是420萬美元,我們可以保證將設備運到香港,並且保證安裝以及後續半年的生產輔導,如何?”泰德說道。
“這樣吧,等到我的人,判彆出這條生產線的能力後,我們再討論,如何?”陳誌文笑了笑說道,這個時候,對方死抓住出口問題,就是一個死循環,再爭論沒什麼意義。
“好。”泰德點點頭說道,他也知道涉及數百萬美金的交易,不可能真的幾天就能談妥。
一頓好吃好喝招待後,陳誌文等人離開德儀的工廠範圍後,陳誌文對著坐在林肯加長轎車裡對麵的亨利摩根問道:“亨利,除了德州儀器,還有哪些公司在準備出售自己的二手生產線?”
如果能買新的,陳誌文自然願意買新的,但據他所知,芯片生產線上的設備供應商,很多在美國也是絕對壟斷,不同設備的出口,哪怕不是最新的,也可能需要商務部許可,他可沒這個興趣,去一個一個的走關係,再說,這些生產商都在急著生產最新的設備,舊的可能都不生產了,即使生產,時間什麼的也要靠後,還不如買一套二手的更靠譜。
“不少芯片廠家在更換新一代的生產線,二手的還是有一些的,隻是德儀的設備相對來說,算是最高級的,當初我知道買不到最高製程的芯片生產線,所以就比較看好德儀這一套。”亨利摩根又問道:“艾瑞克,你還想看看其他的設備?”
“看看吧?也許不如德儀這一套好,但不代表沒用,再說,我什麼時候說過我隻會買一套呢?”陳誌文聳聳肩說道,光是香港本土那麼多電子代工廠,隻要真的實現了芯片本土化及集成電路本土化,那一條生產線可能還真不夠,而且成本的降低也意味著香港代工廠可以獲得更多訂單,那美的的芯片工廠也會更生意更好,實現良性循環。
再次一點,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產線,來給德儀壓價了。
“好,按我在安排。”亨利摩根答應道。
後麵一周,陳誌文就沒參與工廠的拜訪了,芯片生產線,看一次就夠了,再多也沒意義,倒是美國的貧困女性大學生,每個人都不一樣,金發的、黑發的、黃發的、紅發的,看起來更有價值。
這一周內,亨利摩根帶著沃茲等人又相繼拜訪了幾家芯片工廠,同時還故意放出風聲,間接的告知行業內的人。
要知道,不少芯片工廠也都想著怎麼處理舊的設備呢,這可是瞌睡了來枕頭了。
德州儀器的泰德自然也知道了這件事,於是他也親自來到了紐約,與陳誌文、亨利摩根坐在一起談了半天,最終以380萬美元,將之前他們觀看的那一條生產線,賣與美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