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黃雀在後,李嘉成在前(1 / 2)

時間過的飛快,很快就到了78年。

過了元旦之後,淘化大同的負責人沈紅兵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陳生,上個月,我們派人前往內地16個主要盛產辣椒的城市,在當地農業局的幫助下,找到了對應的辣椒,然後帶回來了,我們經過多次測試,發現貴州、四川、福建的辣椒很不錯,口味很好,不光我們公司內部的人這樣覺得,我們還去百佳超市測試了一些社會群體,包括一些鬼佬。”沈紅兵將三瓶包裝好的辣醬放在桌上說道。

“先坐。”陳誌文先說道,隨後拿起三瓶辣醬觀察了起來,看起來顏色都差不多,又拿了一個小嫂子,分彆試了一下口味。

“好像都不錯。”陳誌文說道,口味都很不錯,他能分辨出來有一絲不同,但哪個好哪個差就難說道了。

“目前我們獲得的反饋,最好的就是從貴州帶回來的辣椒,但考慮到現在的測試人群數量太少,歐美那邊的口味我們也不確定,所以,我準備將這三款都送到美國超市進行測試,然後挑選出最好的再作為我們的產品。”沈紅兵說道。

“行,那你們去試試吧,好市多那邊現在已經有了差不多40個超市,如果不夠的話,就去沃爾瑪,不過沃爾瑪那邊肯定是要收費的,這方麵你們自己看怎麼把控。”陳誌文接著說道。

其實,在他的記憶中,他早就知道後世老乾媽的主要原材料就是來自貴州,同樣,貴州的辣椒在後世,也是被稱為全球最佳辣椒產地之一,貴州的辣椒不是很辣,但口味非常好,老乾媽辣椒醬從來不是靠著辣來取勝的,而是辣與口感的一種平衡,兩者缺一不可,實際上做的太辣,就是自絕墳墓,因為沒幾個人喜歡。

但這類事情,他基本上不會乾涉,除非涉及重大的投資,要不然,任由手下自己找到合適的路就行了。

“好。”沈紅兵點點頭說道,淘化大同現如今是獨立運營的,上方的星河集團基本上也不乾涉,那自然也需要對虧損盈利負責。

“辣醬這邊由你們淘化大同負責,以後盈利也歸你們。”陳誌文又說道:“不過現在辣醬送到美國去,測試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我另外還有一個任務要委托你們,你知道方便麵吧?”

“方便麵?”沈紅兵點點頭說道:“知道,方便麵在日本很是暢銷,香港這邊也有一定的市場,不過生產方便麵的已經有幾個廠家了,我們是準備做方便麵嗎?”

“不是你們,是紅牛,這是我給紅牛準備的下一個業務,他們那邊也已經在開始招聘食品調料方麵的人才,不過現在還不如你們專業,所以就委托你們來研究配料及調料了。”陳誌文說道。

辣醬,這個產業其實也就是偶然想到,算是填補了一個市場空白。不過受限於其低頻率的需求,就算未來的國內市場,也遠比不上正常的食品或零食市場規模大,甚至零頭都不到。

所以,這個業務就給了淘化大同,好歹收購了這家公司,總是要讓他發展一點的,要是一直頹廢著保持原樣,那可能影響未來的其他收購了。

畢竟,不是每次的收購都能獲得足夠的股份,這類商業並購案例其實並不常見,全球商業史上最常見的收購,還是獲得了對方大量股東的同意,因此,如果自己之前收購的幾家公司在自己手中業績暴漲、股價翻倍,那也就更有理由說服外人了。

甚至連之前收購的靑洲英坭,他也不會拿到人家地皮後再隨意將它扔在一邊不管,不過水泥業務,他目前的確也是無能為力,隻能等幾年後內地改開,再讓靑洲英坭進去。

但是,一些未來潛力大規模大的產業,當然還是自己的親兒子公司持有,方便麵這類自然就是如此,雖說日本、香港、灣灣的方便麵市場已經被彆人控製,但隔壁的內地,可是一個最適合方便麵的超級大的市場,從90年代開始爆發,直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外賣衝擊後,才停止了上升趨勢。

不過這一世麼,自然要在80年代就開始了,至於經濟總體狀況,80年代肯定比90年代差,但消費市場仍然很大,一個健力寶在80年代年銷售額幾億就能看出,而在經濟不好的時代,方便麵是比飲料更實用的商品。

“好,我明白了,我這就準備成立專門的團隊,與紅牛那邊合作。”沈紅兵說道,他也知道自己公司的地位,能夠獲得一個辣醬就不錯了,畢竟,他可是知道自家集團總公司,在歐美市場有著極強的終端零售資源,可以將大量的香港商品送到歐美市場,隻要自己這邊做出符合歐美人口味的辣醬,那就足以讓淘化大同的規模擴大幾倍了。辣醬,雖然比不上一般零食那樣高頻率消費,但是比自家的醬油什麼的要強多了。

很快就到了2月,不過對部分股民來說,卻猶如上了天堂一般。

在1月的時候,不少機構發現,九龍倉這家數年股價不怎麼波動的股票,突然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每天的交易量開始增加,部分敏銳的財經記者迅速判定,這是有大財團開始大量吸入了。

財經記者或者專家,他們這些人,自己去上戰場,那就是十去八輸,不過靠著無數次的對股市評判,隻要猜對的次數多了,那就可以獲得很大的一群追隨者。麵對有人大量入手九龍倉股票的情形,自然立刻公布了出來,或通過電視節目采訪,或通過報紙。

消息一出,更是引得無數股民瘋狂去購買九龍倉股票,一些專業的投資機構,也看出裡麵的機會,紛紛加入進來,一時間,九龍倉股價暴漲,很快就從10港元一股升到了30、40,到了2月底,股價一度突破50,九龍倉的市值,也從10億港元漲到接近50億港元,差點超過了置地。

“兒子,你可真是厲害啊,我之前收購的九龍倉股票,轉手一賣,就賺了4000萬港元,早知道當初應該再多買一點,就能賺一個億了。”陳家彆墅裡,陳天福看著電視台裡對港股市場的分析,有些後悔的說道。

“能賺這麼多已經不錯了,這要感謝李嘉成啊。”陳誌文笑了笑說道,在自己一方收手後,他就告知了自家老頭可以趁著12月九龍倉股價才剛剛抬頭的時候多收購一點,陳天福也相信自己兒子的話,果斷入手了2000萬港元,現在到了最高峰的時候,拋出去血賺了一筆,比開發幾個普通小區還要賺的多。

“那你那邊也賺了不少吧。”陳天福笑問道。

“賺了一些,一個億吧,我也不能拋售太多,也要考慮以後再收購的時候,我這邊基數太低不安全。”陳誌文點點頭說道。

九龍倉的股價達到40港元一股的時候,陳誌文便下令將部分之前低價收購的股票再賣掉一部分,以回籠一定的資金,等未來九龍倉股價下跌時再收回來,一來一去也許也能賺個大幾千萬甚至一個億以上。

不過無論怎麼樣,他也得保證手中至少還有25%的九龍倉股票,要不然拋售太多,在未來想再回購太多,反而又會導致股價大漲,因此這次也就拋售了5%的股票,按照之前的投入來看,差不多賺了1.5億港元,但考慮到未來九龍倉的股價不太可能再跌回10港元一股了,具體賺多少,還得看什麼時候再以什麼價將這些股票給收回來。

“李嘉成有些太沉不住氣了,現在股價到了這麼高的級彆,以長江實業的規模,根本沒辦法再繼續下去了。”陳天福有些感慨的說道。

“彙豐都插手了,李嘉成就算有本錢也玩不下去了。”陳誌文說道:“不過,上半場結束了,下半場也才剛開始而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