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答應過陳誌文不告訴任何人,包括你。”李嘉成淡笑說道。
“那我猜出來就不算你告訴了。”莊月明笑道:“看來與我猜測的一樣了,他既然將事情都告訴了你,那也就說你將股票賣給他了,陳誌文在收購和記之後沉默了兩年多,這是準備再次對英資動手了。”
“一周之後再說吧,馬上我們手中會有不少的現金,我現在在想該怎麼用這筆錢了。”李嘉成笑說道。
莊月明問道:“你不會不還想收購哪家英資公司吧?”
“算了,這次失敗也算是個教訓了,現在整個市場都很好,一旦收購消息泄露,股價必然幾倍的漲,長江實業,根本沒這個能力繼續跟下去。”李嘉成搖頭說道:“還是好好正常開發新項目吧,像黃埔花園那樣的大型項目,做下來估計能賺十個億以上。”
“是啊,正好陳誌文馬上要準備對九龍倉動手,我們也正好看看,怡和會怎麼做吧?”莊月明點點頭說道。
7天後,負責九龍倉收購的周家楊以及星河集團的許金宏一起來到了陳誌文的辦公室。
“陳生,最近7天,我們在股市上又收購了1.5%的股票,現在我們手中差不多有27%的九龍倉股票,加上即將從李嘉成手中收購的10.2%,我們就會有37%的比例了。”周家楊彙報道。
“我們已經有一票否決權了,現在就看看,紐壁堅還要怎麼玩了?”陳誌文點點頭說道,九龍倉的收購,從穿越來香港,他就一直想做成這件事,後來有了一點資金,就開始慢慢操作,到了今天,終於可以完成最後一擊了。
“那我們在與李嘉成收割股票之後就公布?”周家楊問道。
“公布吧。”陳誌文點點頭說道。
當九龍倉股票因為收購而變的非常敏感時,就已經沒有再慢慢潛伏收購的機會,隻要多一點的資金入場,就會引起警覺,特彆是陳誌文現在的地位,很多人都在猜測他會不會對九龍倉或者其他英資公司動手,這導致了整個資本市場都出現各類反常識的金融操作。
這種情況下,自然是公開收購得了,哪怕多花點錢,快速將公司收購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時間成本也會虧損很大,最簡單的例子,陳誌文這邊需要準備不少資金,如果對耗起來,那這些資金就不能用去投資,這樣造成的損失,比早點高價收購更大。
“好,那我現在就去長江實業,與李嘉成交割股票。”周家楊說道。
3月2日,星期四。
一件重大的新聞,再一次引爆了香港的金融圈:李嘉成正式宣布,自己手中的九龍倉股票,已經轉讓出去,而對方正是陳誌文。
“陳誌文要收購九龍倉”,一瞬間立刻成為本港的報紙頭條,連娛樂圈最近鬨的比較大的上一任港姐與霍家公子拍拖,都被甩到了角落去了。
時隔兩年,香港華資再一次磨刀霍霍,準備對英資對手了。
當天下午,星河集團出麵正式公布,包括之前持有的九龍倉股票,星河集團已經擁有九龍倉一共37%的股票,之所以這麼多,也是因為看好九龍倉的未來。
同時,星河集團還將繼續以40港元一股的價格,以現金方式繼續收購九龍倉股票,直到股票持有達到49.9%為止。
消息一出,九龍倉股價幾乎暴漲一倍,從20出頭,直接漲到50。
香港,康樂大廈:
“可惡,這個陳誌文,我們都已經將惠康超市廉價賣給他,他居然還打著九龍倉的主意。”鮑富達一臉青筋暴露,怒火中天的說道。
“突然有了37%的股票,看來早在幾年之前,他就在慢慢收購九龍倉的股票,要不然,這麼大的交易量,不可能不被發現。”紐壁堅雖然也很憤怒,但還是很快冷靜了下來,憤怒是沒用的,隻會影響正確的決策。
“早就收購了。”鮑富達沉思片刻,說道:“看來就是九龍倉那幾次擴股融資的時候,被陳誌文下手了,我們當時還奇怪,為什麼股市明明完全不看好九龍倉的海港城計劃,卻偏偏每次融資都能快速獲得資金。”
“果然夠狠啊,看來,從亨利凱瑟克還在怡和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準備這件事了,熬了4年,才正式動手。”紐壁堅有些感慨的說道。
“陳誌文可比李嘉成難對付多了,我們該怎麼辦?還是找沈弼嗎?”鮑富達問道。
“沈弼那個老狐狸,可沒那麼容易再幫忙,而且你也說了,讓彙豐出麵一堆李嘉成與應對陳誌文是兩回事。”紐壁堅皺眉說道。
怡和集團雖然現在看起來還是規模碩大,但他們這些內部人也知道,怡和在海外的投資虧損太過於嚴重,這段時間,他們也一直花大心思來處理這件事,也許再給個一兩年,便可以處置好海外業務。
而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怡和在香港這邊最弱的時期,之前李嘉成對九龍倉動手,怡和也不至於對付不了一個長江實業,但必然會影響海外的業務,所以就找了沈弼幫忙。
但這一次,可是資產規模絲毫不低於怡和的陳誌文。沈弼還能有多大把握,而沒把握的事情,沈弼又豈會隨便出麵。
鮑富達說道:“沈弼也許不願意幫忙,但他更不願意麵對一個收購九龍倉的陳誌文,以現在美的、紅牛、和黃、星河外加陳誌文在海外的資產,彙豐如果還想坐穩這個香港第一的寶座,就絕對不能坐視陳誌文拿到九龍倉。”
“你這樣說倒也對。”紐壁堅點點頭說道。
鮑富達接著說道:“就算沈弼不再替我們出麵,但也可以為我們提供資金,或者一些方法,獲多利那群人,還是有點水平的。”
“行,那我現在就去彙豐。”紐壁堅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