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探親內地(2 / 2)

“好的,我明白。”小王答應道,現在國內缺外彙的程度,他們這些人最清楚,不光是外彙,連經濟也很差,很多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偏偏老百姓又買不起,隨後又導致很多工廠發不起工資,問題雜亂,無法理清。

現在最好的破局方法就是引進外資,外資進來後會有一筆資金入場,可以救活大型工廠,隨後外資會帶來海外的市場,工廠生產的產品也可以出口,這樣一來,工人們就有了長期收入,不說從國家層麵上解決什麼問題,就是TJ市內,隻要幾家大型工廠能夠做到這一點,經濟就會好很多。

當天晚上,陳天壽與陳天福二人喝著從香港帶回來的小酒,喝到了半夜,一直在交談,陳誌文也聽了一會,但後來被二兄弟請走了,於是早早的就睡了一覺。

第二天,市委秘書小王送來了一份手寫的清單,字體很漂亮,也寫了序號,一共136家企業,主要的就是各類輕工業工廠,也很正常,重工廠可是國家命脈,不是中央有意,是不太可能與外資合作的。

不過投資不是一兩天就能定下來,去大伯家顯然更重要。

眾人上了車,汽車飛快行駛,不過到了天津郊區,道路就沒有之前那麼好了,手動擋的上滬牌汽車熄火了幾次,但在場的司機與陪同的市委乾部倒很習慣,就是梁社長有些尷尬的說道:“陳生還請不要在意,國內的車,經常這個情況。”

“沒事,我理解。”陳誌文點點頭說道,造車,本身就是人類工業的皇冠,幾乎涉及所有的工業,在沒有大量現金工業設備的前提下,國內能造出來其實已經勝過大部分國家了,在這個人均GDP全球靠後的國家,已經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質量與技術這一塊,的確隻能等到以後外資工廠進來合資後才能有所提高,而使用外彙進口汽車,那是很少的,在目前的國內,卡車客車屬於生產資料,它們能創造價值,但家用轎車可不是,除非是軍車之類的。

“我出資從國外購買一些汽車吧。”陳天福走過來說道。

“不用,我在香港那邊已經采購了不少美國的越野車,等我回去我就安排人送幾輛過來。”陳誌文說道。

考慮到國內的路況,他早就準備送一些車進入國內的大城市,這樣一來以後他每次來都可以方便使用,隻不過目前改開才剛開始,送進來也需要時機,比如他準備去某個城市了,可以提前送過去。

但這次來天津就比較急了,汽車又不好空運,就隻能人先過來了。

“也好,給我大哥他們也配一輛。”陳天福說道。

後麵的陳天壽聽到後,連忙搖頭說道:“這不行,我不能要,這油我也加不起啊。”

開玩笑,進口車?市委領導都不一定隻有幾輛,他開個一輛算什麼?而且也太招搖了。

“大伯,這事不急。”陳誌文笑了笑說道,給國內官員一輛進口車的確不太好,哪怕是親戚也不太好,不過也不是沒辦法,比如送給市委,然後其他人代開?

汽車很快就到了西郊區,這裡也是後世TJ市旗下的西青區,現在還是類似一個縣城模式。

不一會功夫後,汽車便來到了一間筒子房旁邊,周圍的不少人都投來了奇怪的目光,汽車不少見,但停在他們家附近的可沒幾次,而且最前麵的車牌號有點嚇人,有點眼光的都知道這肯定是市裡來了大領導了。

見到是陳天壽以及一群似乎是大人物的人下車,周圍的人即使熟悉,也不敢跑上前問。

陳天壽見到一群鄰居,也有點尷尬,不過也不是打招呼的時候,微笑示意,就帶著幾人來到自己家裡。

家中的麵積並不大,陳誌文進去後看了一眼,也就20幾個平方,分成了兩個房間,應該是一個自家大伯夫妻以及堂弟的。

“坐吧,環境有點不太好。”陳天壽說道。

“沒關係,這比我們小時候強多了,記得那時候過年買不起米煮粥,父親將家裡的橫梁拆了,去換了點小米,那時候可開心了。”陳天福說道。

“是啊,可惜那一天又下了大雪,結果屋子塌了,也還好隔壁林伯收留了我們一家,要不然,我們可能就真的凍死了。”陳天壽也感慨說道。

“老家怎麼樣了?這些年你去過嗎?”陳天福問道。

陳天壽搖頭說道:“沒有,在天津這邊立足後,我曾經回去過一趟,也想著能夠找到你,但那邊已經沒人了,一場泥石流,毀了我們村莊。”

“也不知道當年的鄉親們怎麼樣了?”陳天福歎氣說道。

“好了,不說這些了。”陳天壽頓了頓說道。

“行。”陳天福看了看四周,說道:“大哥,這樣吧,之前過來的路上,我看到一家百貨商店,不如我們去哪裡看看,我給你加添點東西。”

“不用,我這樣子過了幾十年了,也無所謂了。”陳天壽搖頭說道。

“你沒有擁有過,所以才無所謂,不談其他的,你家連個電風扇都沒有,這夏天不得熱死啊,你可知道,誌文這小子旗下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風扇製造工廠,你說你這個做大伯的,怎麼能連電風扇都沒有呢?”陳天福笑著說道。

“是啊,去看看吧。”陳誌文也跟著說道。

連著一旁的幾人也都跟著勸,一會功夫後,陳天壽遭不住了,也隻能答應。

一群人歡歡喜喜的前往附近的百貨商店,幾輛汽車的出現,百貨商店自然重視萬分,店長親自出來迎接,當知道這裡麵有市委區委的領導後,更是表現積極了,所有的商品都打了8折。

不過也不虧,陳誌文沒有拿各種票據,而是直接用的美元,更是讓店長眼睛都綠了。

“那台彩電是索尼的?”陳誌文走到一處四周有著欄杆的圍欄旁邊,看著中間的一台彩電說道。

“對,這是從索尼進口的,售價比較高,而且必須要以外彙交易才行,陳先生有興趣的,我可以安排人打開。”羅店長說道。

“現在國內的友誼商店,可以進口海外的電器了嗎?”陳誌文又問道。

“基本上不能,但日本的這些電器,是日方讚助的,聽說是因為一位大領導考察日本的時候,日方送的一批電器,天津這邊分到了十幾台,西郊區沒有友誼商店,我們這就分到了一台。”羅店長說道。

“哦,原來是這樣。”陳誌文點點頭說道,其實美的之前也有意送一批電器給國內,但被華潤拒絕了,而這種事,陳誌文不會動用自己的人情去做,雖然看起來事情不大,但想將自己的商品送到國內那麼多友誼商店,還真的有一定的人脈才能做到,現在顯然索尼做到了。

“怎麼了?”陳天福問道。

陳誌文指了指前方的彩電笑說道:“索尼的電視機,爸你應該猜到我在想什麼了?”

“日本的?這品牌可比我們的強多了吧?”陳天福看了看說道,他也知道兒子早就很在乎國內市場。

“那是國外,內地現在一片空白,誰先進來誰就贏了。”陳誌文笑了笑說道。

“那你可以試一試了?不過有機會嗎?”陳天福問道。

“應該會有的。”陳誌文點點頭說道:“先不說了,這個不急這一會。”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