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就股票漲幅來說,還是遠比不過當年的牛奶公司股票的。
中電集團總部:
“大哥,現在怎麼辦?這郭鶴年簡直是瘋了,居然這個價格一直在收購,我們手中的資金已經消耗一半多了,還要不要繼續?”亨瑞嘉道理臉色難看的問道。
比他臉色更難看的,是米高嘉道理,他也想不到郭鶴年會這麼瘋狂,幾乎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收購大酒店,但到了這個局麵,他也快撐不住了,問道:“能知道郭鶴年手中有多少股票嗎?”
“不知道,但最近至少收購了百分之十幾。”亨瑞嘉道理說道。
“百分之十幾!以華人收購的風格,如果自己手中沒有一定的股票,是不會這樣公開動手的,也就是說,郭鶴年手中可能已經有了差不多30%的股票,這已經快到觸發收購要約的界限了。”米高嘉道理說道。
“我們手中現在有20%,現在的局麵,就是想退出也不可能了。”亨瑞嘉道理自然明白了自家大哥的意思,如果是之前,雙方股份都還沒有現在多的時候,如果一方願意出手手中股份,那另外一方很樂意接手,甚至高價一點也沒問題。
但現在,雙方各砸了幾個億下去,便宜了一堆股東或者投機機構,而雙方手中股份也很多了,不可能再接手對方股份,因為一旦接手,那就會觸發收購邀約,以現在的股價,還不得玩破產?
隻是這是個死結,在沒有絕對失去希望的時候,嘉道理家族是不可能放棄祖業的,但現在似乎沒什麼希望的時候,卻脫不了手了。
“既然退不出,那就繼續下去,郭鶴年那邊收購的速度也慢了很多,顯然資金壓力也很大,大家先就這麼耗著,就看看誰能耗過誰了。”米高嘉道理皺眉說道,香港或者其他地方的收購案例中,能夠短時間收購的其實也不多,大部分都會對耗很長時間,因為股票會被拉到很高價格,大家又不是傻子,於是慢慢等機會,等到時間久了,股價下跌,再看各家本事誰強了。
“那也行,其實即使郭鶴年收購到了34.9%,也未必一定會贏,股東大會那邊,我們還是有機會的。”亨瑞嘉道理說道,港府修改的觸發收購要約界限,就是保護他們這群英資企業,實在是這兩年,陳誌文給英資帶來的壓力太大了,倒也是間接保護了嘉道理家族。
“也是,股東大會,我們的人還是很多的,這些年來,我們也沒犯什麼大錯誤,股東們可不一定會支持外人。”米高嘉道理說道。
“不過資金方麵還有問題,一直以這個強度收購的話,我們手中的現金恐怕撐不了多久了,再想找銀行緊急貸款的話,短時間也辦不到。”亨瑞嘉道理說道。
“中電賬戶上還有不少資金,如果到了緊急時刻,我可以用這筆資金。”米高嘉道理說道。
“這樣做不會有什麼風險吧?”亨瑞問道。
米高嘉道理說道:“放心吧,我有數的,不會影響中電的。”
“那行。”亨瑞嘉道理點點頭說道。
另一邊,郭鶴年來到了希爾頓酒店,再次相約陳誌文與包玉岡,說道:“兩位,我已經收購到了34.9%的大酒店股份,也有幾名股東被我說服了,現在需不需要公布再召開股東大會?”
包玉岡說道:“郭生,暫時先不要,我準備下場收購大酒店的股票。”
“你收購?這沒什麼用吧?這樣做的話,一旦被港府或者法院發現,就很有可能判定我們屬於同一個收購團隊,反而會觸發收購要約?”郭鶴年皺眉說道。
收購要約,無論是現在的35%要求還是之前的50%要求,很多人都認為這存在漏洞,比如一方收購34.9%,另外一方收購16%,不就成功了嗎?
但實際上,這根本就不被法院承認,一旦被人告上去,那隻會被判定認為屬於同一方,然後觸發收購要約。除非有一方已經收購股票,並公開承認,再擁有兩年以上時間,那麼才算是正常的股東,再配合收購方,那就可能成功,但這個時間成本太高了,而且該公司控股人也不是傻子,突然多了一個大股東,隻會引發警覺。
“所以我出資金,由郭生你繼續收購,現在沒人知道你手中有多少股份,就當還沒到34.9%就行,等以後公布的時候,這筆多收購的股票就當不存在好了。”包玉岡笑說道。
“明白了,包生是想先消耗嘉道理手中的資金吧?”郭鶴年明白了包玉岡的意圖,笑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