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被封了,過幾天應該會放出來。】
“本土化的確是個大問題,我本人是非常願意本土化生產的,但汽車行業,實際上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供應商生產,我們汽車廠雖然會有一定的權利來管理他們,但想讓他們都來國內建廠,難度很高,讓他們大部分過來,這基本上就不太可能。”陳誌文搖頭說道。
國內為什麼想要外資車企來國內生產,除了想學習汽車方麵生產的技術,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當經濟發展起來後,國內對汽車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對人員流動也會越來越高,同時還會需要效率等因素。
但大規模進口,太費錢了,因為進口一輛車,那就是純粹的花費了價值一輛車的外彙,而如果汽車是在國內生產的,那至少人工方麵,不需要支付外彙,不過光靠這樣還是不夠,汽車工廠的人工,在整車的成本中並不算高,最高的是各種零部件。
如果各種零部件能夠自己生產,那就可以節省大量的外彙,同時還能夠加強國內汽車產業的能力。
但,汽車產業,是一條非常龐大的產業鏈,幾乎涉及到除了生物學之外的所有技術,一家正常的汽車產業,光是一級供應商(直接給汽車廠供貨的廠家)至少有數百名,而這數百名一級供應商,對應的可能是成千上萬的二級供應商(給一級供貨),三級四級的也有,而且大部分都是提供最基礎的原材料,比如高性能鋼鐵、塑料顆粒原材料等等,整個產業鏈之大,不要說AMC,就是大眾,也不可能讓這些工廠搬過來,甚至部分都做不到,因為這些零部件公司,除了少數,大部分是依賴數個汽車公司而存活的,如果搬到國內來,就隻能服務一家汽車公司,再考慮到語言不通、內地技術基礎較差等因素,不太好解決。
“陳先生,按照國內中央的意思,在初期,合資工廠是可以以CKD的方式進行生產,但3-5年內就必須逐步本土化,至少要一半的水平,而且,還要考慮到外彙平衡的問題,如果這些解決不了,或者說,至少我們現在得有解決的方案,不然,這個合作項目也很難被中央同意。”饒兵有些為難的說道。
其實這些問題,也是導致大眾談判陷入絕境的原因,大眾內部對此意見也很大,畢竟,在其他國家投資,從來不會有這種事情。大眾這種企業,能去一個地方投資的前提,是這些地方基本上已經有了配套的工業,頂多小部分需要他們去完善一下,或者小部分配套以進口的方式解決。
國內這邊,雖然也有對應的汽車產業鏈,但經過考察之後,完全不符合大眾的要求,等於沒有,這種情況下,大眾內部對於來不來建廠,意見都很不統一,現在又要求大眾在未來幾年之內在國內建造相關汽車產業鏈外加要保證外彙平衡,這難度也太大了,不要說大眾,就是任何一家汽車廠,也沒有自己在一個啥都沒有的地方,組建產業鏈的經驗,這完全不符合現代工業大家分工明確的基本原則。
“在內地本土化,沒什麼汽車廠能夠做的好,通用豐田也做不到,想達成這個要求,其實隻能看國內的廠家,隻有他們努力,然後獲得汽車廠的認可與質量評審,這樣才能組建本地的產業鏈,要不然,或者一個國家的全力支持才行,比如當年美國對日本的支持。”陳誌文直截了當的說道。
對於在國內投資汽車產業,他是勢在必得的,國內提出的細節問題,他不清楚,但原則性的問題,他還是知道的,比如本土化與外彙平衡,他也早就準備好了相關思路。
當初美的開始進軍白色家電產業,在不缺錢的情況下,也沒能力自己建一條產業鏈,而是依賴香港的很多小工廠,當從索尼購買顯像管工廠的時候,很多零部件也是一樣在香港購買,而核心的,還是需要依賴日本市場,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
汽車產業,比起家電要複雜百倍不止,神仙來了也不可能組建一條條產業鏈出來,唯一的辦法就是本土企業爭氣一點,成為產業鏈的一部分。
“但是這可能會涉及很多AMC的技術,也需要AMC的支持才行。”饒兵說道。
“這不太可能,我們不可能手把手一個一個的教你們,沒什麼工廠有那麼多精力。”陳誌文搖搖頭說道:“不過,圖紙與技術要求我們可以提供,然後國內廠家研發,研發成功通過了我們的認可,那就可以對這個部件進行本土化。”
一輛汽車,上麵一兩萬個零部件,汽車廠也隻是提出要求,在海外就是依賴無數廠家自己的能力,來完成零部件的生產,實際上,很多零部件的技術了解,汽車廠的工程師都比不過供應商。
“如果這樣操作的話,我擔心會需要很長的時間,國內這邊的技術標準與海外差很多,而且生產設備、試驗設備乃至質量控製經驗都遠不如,我擔心會影響我們的本土化進度。”饒兵說道,國內最看重的還是外彙,之前與大眾談判,大眾死活不願意在本土生產零部件,他們更願意長期采用CKD的方式,也就是從國外引進零部件,然後國內組裝就行了,這樣一來,沒那麼多麻煩事,同時大眾在海外還能賺一筆,但國內這邊,自然不會同意,這樣操作外彙平衡也達不到,國內也發展不了汽車工業。
“質量控製經驗或者開發經驗,我可以安排美國那邊來國內進行統一培訓,或者安排一些華人質量工程師去現場指點,不過,人員數量可能有限。”陳誌文頓了頓說道:“至於各種設備什麼的,國內估計也造不出來,需要進口的話,我可以安排我旗下香港的公司參與合資,直接入股一些有潛力的零部件公司,有了外彙也可以購買海外設備,這樣的話就是一舉兩得了。”
“這樣的話,的確可以,是個解決辦法。”饒兵點點頭說道,其實吧,所有的問題,都是錢的問題,與大眾的談判,也是因為大眾擔心賺不到錢,國內這邊想法也是一樣,擔心合作後本來就稀少的外彙損失嚴重,而陳誌文這麼好說話,能用錢解決就用錢解決,那很多問題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不過供應商很多,與哪些合作,還是需要仔細考察的。”陳誌文接著說道。
“那是當然。”饒兵點點頭說道。
“至於外彙平衡的問題,我目前也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陳誌文頓了頓說道:“AMC的主要市場就是美國,美國那邊已經產能過剩,短時間之內不太可能從內地出口汽車到美國,我已經在想辦法開拓東南亞的市場,但一樣需要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