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嗎?
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青年整個人如同電擊一般,難以相信這居然會是從爸爸嘴裡說出來的話。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古往今來,貫穿了多少世界史?
可是現在,爸爸居然能理解自己了?
青年不由自主地紅了眼眶,隔著手機重重點頭:
“爸爸,歡迎您來聽我的課!”
……
手機另一邊,一個頭發微白的父親,紅著眼眶,笑著掛斷了電話。
身旁坐著的一個中年女人,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公,同樣笑著笑著,流下了眼淚。
與此同時,讓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是,對話古今居然在整個世界,都掀起了一段喧囂巨變。
尤其是,對於華夏文明而言。
在華夏傳統固有的觀念裡,就有子承父業一說。
優秀的父母會想著讓孩子傳承自己的事業,平凡的父母也會望子成龍,讓孩子接力自己的誌向,實現自己當年沒能做到的事情,或者要求他們比自己更自律,做得更好。
這個業,指的或是事業,又或是,來自父母的心願。
若是孩子喜歡便罷。
可若是孩子不喜歡,父母與子女的矛盾,就會層出不窮。
可是現在,這一切,似乎,發生了一場猶如星星之火的改變……
“孩子,爸爸答應你,既然你想成為一個職業選手,就去往這方麵拚吧,隻要你做好了麵對一切困難的準備。”
“老爸當年都沒能做到的事情,卻要你一定做到,確實是給你強加了不少壓力……
孩子啊,做你想做的事情吧。”
“你生來,不是為了實現我的理想的,是為了你自己,走你自己的路去吧!”
這一夜,一個個電話從中年父親的手機裡,打到了孩子的手機上。
這一夜,許多漂流在外,做著父母不喜歡的事業,卻依然在堅守的青年們,也撥通了父母的電話。
“爸,我真的很喜歡這個,是因為……”
一個男青年向爸爸開始詳細自己所想的一切。
這一次,沒有不耐煩,沒有爭吵……
“媽媽,這行確實沒有你們長輩眼裡的那麼體麵。
可是,我們這輩子,又不是為了讓彆人看好而活,所以,我才會做,能夠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一個在外打拚的女孩,和自己的媽媽說道:
“我知道這個想法否決你們的意見,可是,我的人生,本來就該由我去走。
如果,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連對自己人生負責的底氣都沒有,我還怎麼能夠對你們負責呢,我……
我還是想堅持我做的事情……”
一個個電話,一句句心聲,以對話古今為橋梁,出現在了父母與子女的耳邊。
許多父母和青年,依然固守己見,溝通無效。
卻也有許多人,在這一天,收獲到了理解。
“老陳,咱們的孩子,真正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