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文祿跟團團最近還好嗎?如果您照顧不過來,就送到我那邊去。”端木卿黛岔開話題,說起這兩個孩子。
提到這兩個孩子,安王妃立刻就高興起來,“彆的不說,就文祿讀書隨你二哥。所以說血緣沒多大關係,最關鍵的是相處感情。你父王說,他估計也得中狀元。”
“那就好,清風書院他的名號不小,比二哥當年還厲害。”端木卿黛提到端木文祿,也笑開了花。
雖然這孩子有些沉默寡言,但是個懂事的,照顧妹妹,沒讓母妃多費心。
“團團隨了你,吃得胖乎乎,每天就琢磨著吃。”安王妃提到孫女,就更高興了。
這可是安王府第一個孫女,她好後麵的孫女都跟著好。
“娘,能吃是福,等長大就能瘦下來,我們家糖糖就是例子。你說當年,我對她那體重真是著急到吃不好睡不好,後來怎樣?不還是美人坯子。”端木卿黛想到當年逼著糖糖減肥那些事情,就忍不住想笑。
“那是你著急,我們可都沒有著急,你想想你小時候。兒孫自有兒孫福,母妃就用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畢竟他們的日子是過出來,不是我這個娘管出來。一開始我還擔心你三弟與那十二藕斷絲連,我也想過看在孩子的份上,原諒她。幸好,他還是堅持選擇。”安王妃說起自家兒子的事情,就發愁。
如果他們能夠都像女兒這樣省心又省力,該有多好。說到底還是女婿好,讓女兒這些年沒讓她操心。
現在女兒一家和和美美,老大一家子也不錯,大孫子公主都娶了。
“母妃,這件事往後就不要再提了,另外晨旭是否決定再娶,都讓他自己做決定。他與晴天帶兩個孩子,現在過得也不錯。有時候出身跟學識都不重要,要看他們在一起是否舒服。”端木卿黛知道安王府不可能讓晴天扶正,但是她現在倒是越來越欣賞這個晴天。
改完名字後,端木晨旭的日子果然迎來一片晴天。他在軍中努力,她在家裡帶娃。
那麼大的一個宅子,家中隻有兩個仆人。這個晴天沒有養尊處優,而是一直都在參加勞作。
鐵錘說過,姨娘做的飯菜最好吃,做的衣服最好看,就衝這個,端木卿黛都得給晴天說好話。
“母妃明白,是有不少媒人上門,畢竟咱們家這可是兩位大少爺,一個個婚事都成了全京城的事情。”安王妃沒好氣地說著,有些人真是閒得慌專門盯著他們家的事情,這些與他們有什麼關係?
“咱們安王府現在炙手可熱,兩個弟弟婚事自然就不一般。不但在您麵前提,也有不少人在我麵前提。淮王府甚至提議再送兩個女兒來,做大做小都可以。”端木卿黛前陣子接到淮王府的信,隨手就讓人燒了。
安王妃跟女兒從兒子們的婚事到京城的八卦,心底的鬱結全部都打開。
“管家,去給老四傳個信,看他們是回來吃個團圓飯,還是明天請我們吃他的喬遷飯。”
“娘,我們還是去吃喬遷飯,在顧懷夢的地盤,她可能更心安一些。”這一句喬遷飯就是個借口,端木卿黛促成全家人一起。
甭管顧懷夢到底願不願意嫁給端木晨興,但是他們之間有這個孩子在,再加上四弟的超厚臉皮,她就跑不掉。
“好,給他們傳信,看哪天合適,讓老四回來說一聲。”安王妃覺得女兒的話有道理,哎,見孫女還得小心翼翼地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