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章 離彆在即(2 / 2)

重生之世家子弟 九悟 5374 字 9個月前

三星財團2006年全年的盈利預計在88億美元左右。這與和華財團的盈利能力相比實在是差遠了。

和華財團旗下的景華通信在2005年銷售額便達到了308.356億美元,利潤86億美元。更遑論今年智能手機s7,平板電腦helianthus-1熱銷全球,掀起一股電子產品的風潮。而和華旗下並非隻有景華通信一家旗艦企業。三星與和華的差距可想而知。

和華實力已經達到世界一流財團的水準,所欠缺的隻是世界級的影響力而已。

現代與三星的差距大約是20%左右。而將銀行產業收入囊中後,現代財團的影響力將會與日俱增,超越三星隻是時間問題。三星現在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電子產業上。

列舉一組數據:2006年三星電子(samsuronics)營業額787.166億美元,利潤74.588億美元,資產736.621億美元。2015年三星電子營業額1958.456億美元,利潤219.227億美元,資產2096.66億美元。

除開9年時間中美元貨幣貶值的影響,依舊可以從這巨大的增長中看出李健熙的能力。以及他讓三星轉型數字電子技術的前瞻性眼光。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當然,並非說此時現代財團從銀行業尋找資產增長的途徑是一條錯誤路。世界500強,每一家企業的增長模式都是對的。隻要能長期增長帶來利潤的模式都是正確的。從2006年的情況來看,現代財團的增長速度要高過三星財團。

鄭夢先、李健熙、丁靈、李怡馨聊了幾分鐘。鄭夢先讓樸弘基將元世石喊過來,一起聊著韓國和華銀行的戰略方向。

吃過晚飯後,在韓國銀行業精英們的見證下,丁靈代表韓國和華銀行簽署了100億美元並購韓國第六大商業銀行:韓國彙兌銀行的協議。

這次收購以股份置換的方式進行。收購之後,韓國彙兌銀行總計2.625億股。按照協議比例全部轉換為韓國和華銀行的股份。置換後,韓國彙兌銀行的股東們持有韓國和華銀行15%的股份。

至此,韓國和華銀行的股權架構也全部的浮出水麵:和華銀行22.25%,現代集團20%,安氏集團17.4%,韓國彙兌銀行股東共持有15%,三星集團12%,Lg集團7%,柳賢俊的白雀集團4.35%,韓國第一銀行的同意置換的股東持有2%。

和華係所能控製的股份總計為46.6%。沒有絕對控股的地位。這也陸景在李在鎔麵前說過的。和華占據分配地位,但是一點否決和華的可能都不給韓國的財團,誰願意在這個遊戲平台上玩呢?

第二天,丁靈便在鄭夢先、鹹海鎮、元世石、樸誌夕、孫東沅、安鐘赫、李怡馨等人的陪同下前往韓國政府部門更改股權份額。韓國的媒體在第一時間報道這則消息。

同時,報道的消息還有韓國和華銀行宣布由韓國彙兌銀行的會長出任韓國和華銀行的會長。社長職務由韓國和華銀行從香港調來的劉和順擔任。

三天的時間,劉和順的簡曆迅速的被媒體查出來。富躍產業投資基金的高級職員、投資五部的部長,此前擔任過信業銀行的經理、博遠基金的副總。在香港的公墓、私募圈中非常有名的一個人物。

因為,他為償還他父親劉博遠欠下的2.34億美元將他自己賣給了和華二十年。出任韓國和華銀行的行長讓他身上多了一層傳奇色彩。

“至不至於啊?報道的這麼高。”漢城麗都酒店的總統套房中,董冰穿著清涼的吊帶睡衣,放下手裡的報紙。笑著對丁靈說道。心裡有一點不忿。傳奇色彩,這個詞,不久前她才用在陸景身上呢,劉和順的經曆又怎麼和陸景比呢?

夜色彌漫在天空中。明亮的燈光下,丁靈手撐在桌子上,甜美白皙的臉蛋上帶著些離愁。劉和順已經抵達漢城,今天下午剛剛一起吃過晚飯。她已經將工作做了交接。明天,她便返回香港,而冰姐則是前往迪拜設立和華銀行迪拜分行。

“冰姐。拔高一點更顯得我們和華銀行人才濟濟嘛!”丁靈清秀的笑著說道。

“好了,小靈,不要太傷感,我又不是不回香港了。真以為我是工作狂啊。頂多工作三個月,休假一個月。”董冰笑盈盈對好友說道。

丁靈點了點頭。兩個女孩在夜色中說著離愁。都有些動感情。從定海四中開始,兩人在不同的城市中聚散離彆,分分合合。又到了離彆的時候了。人生中,又能有幾個知心朋友啊!

夜色漸深,董冰去衛生間裡刷牙準備睡覺,順路撥了陸景的手機號碼,聲音有些輕柔,“陸景,你在做什麼啊?我明天去迪拜。”

電話裡傳來陸景愉快的聲音,“董冰,我在傻笑!”(~^~),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