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萎靡著的亨利立時精神振奮了不少,道:“井先生,如果是種-族歧視的言論就不要發表了。這不會得到認可。”
陸景笑道:“聖人?在我看來,西方輿論塑造的兩個聖人並非聖人。南非推行種族和解製度之後,從發達國家跌落到了發展中國家。從南非國家利益的角度而言,曼德拉委實是一個罪人。南非是有希望進行全麵的工業化,一躍成為世界級的強國。而這個希望被曼德拉一手摧毀。”
“嗬……”亨利準備反駁。
陸景擺擺手,“當然,這並非曼德拉一個人的過錯。全球的資本主義強國絕對不會允許在非洲出現一個工業化的國家。哪怕其社會的主體是白人。歐洲那兒白人國家之間的齷蹉事就不少。”
亨利道:“井先生,你這是陰謀論。”
陸景笑笑,道:“亨利,現代文明就是工業文明。全球目前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就這麼幾個吧?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日本、中國。”
歐盟裡麵的那些隻依靠一兩個產業鏈生活的小國不算。亞洲四小龍更是除了賣萌還是賣萌。二戰以來,列強從未掉隊。(加拿大在美國旁邊存在感較弱,去掉中國再加上土耳其的前身奧匈帝國,剩下就是當年的八國聯軍。)
“全球的資源、利益有限。崛起一個工業強國,餐桌上可分的蛋糕就小了。陰謀不陰謀,我們在這裡說了不算。但是,我知道,敵人所讚美的,定然是對他們有益的。”
一個曼德拉,一個甘地,兩個聖人?其實未必!南非和印度先後錯失了工業化的機會,從而讓中國抓住了機會。
為什麼說中國是抓住了機會?這涉及到全球資本的流動和製造業的轉移。
九十年代,在歐美工業空心化、日本經濟泡沫產生失落的十年的前景下,如果南非和印度承接了全球的製造業轉移。那麼,世紀之交的二十年就沒有中國什麼事了。中國會成為當前越南、印度等國的存在。準備承接第二波的製造業轉移。
當然,沒有如果!中國抓住了這次機會。
謹慎一點來說,在2008年的1月還不能豪言中國已經完全取得工業化的成功:中國幅員遼闊,地區發展極為不均衡。要看到沿海地區,大城市的繁榮。也要看到中西部地區的落後、貧窮。
但毫無疑問,中國在當前2008年所取得的建設的成績,舉世矚目,世所公認。
中國正走在偉大的複興的路上。
亨利當然不可能被陸景說服,他承認西方的輿論有國家利益因素在裡麵,但他也認為存在一些有良知的記者在公平的報道問題。
對此,陸景隻能嗬嗬。
陸景和亨利唇槍舌劍,誰也說服不了誰。很快,侍者開始一一送上法式大餐。
董冰笑著搖頭,她很少見陸景和人這樣長篇大論的辯論。以陸景的智慧,自然明白辯論永遠無法改變對方的觀點。陸景是向亨利表明他在追求她這件事情上的立場:絕不相讓。
“好了,吃飯吧,你們倆聊點彆的吧?”董冰打了一個圓場,“陸景,你和央行的林行長聊了些什麼?”
亨利道:“董,我還和格林斯潘一起喝過下午茶呢!”
美聯儲就是美國的央行。格林斯潘是美聯儲的主席。1987年上任,2006年卸任。被譽為全球的********,美元總統。備受推崇。市場有言,“格林斯潘一開口,全球投資人就要豎起耳朵”,“格林斯潘打個噴嚏,全球投資人都要傷風。”
陸景微微一笑,“再過2年,你就會看到格林斯潘被打落神壇。”
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後,格林斯潘被美國人指責,屢次遭受調查,背上這次金融危機監管不力的責任。
亨利“嗤”了一聲,說:“井先生,你這樣會讓我看不起你。格林斯潘現在還是全球金融領域的藝術大師。如果你想要見他,我可以為你引薦。”
董冰無力的扶了一下額頭,說:“亨利,你要不要先聲明一下你父親是美國國參議員呢?”
陸景的觀點在她看來是匪夷所思的,現在格氏在全球依舊享有很高的聲譽。所以,她出言幫陸景一句。
亨利攤開手,無辜的道:“成為我父親的兒子,這不是我的錯啊。”
董冰給逗的一笑。
陸景也笑了笑。亨利和他爭論對格林斯潘的評價,怎麼可能贏得了他?亨利對格林斯潘熟悉又如何,哥可是重生人士。(。)</dd>,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