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分道揚鑣(2 / 2)

重生之世家子弟 九悟 5647 字 11個月前

事實上因為陸景知道他對黃哲做了手腳,所以他一直很在意和陸景的關係,但是楚北省大的環境如此——他和陸景分屬兩個不同的陣營,他也沒辦法。

“我過兩天會和王挺一起去黃海做生意。以後有機會再一起喝杯酒。”

“行。一路順風!”陸景答應下來,看著鬱揚走下樓,心裡也有些感歎。他和鬱揚的關係幾經波折,最終兩人還是分道揚鑣。

想到這兒,陸景忽而想到吳勝林和謝清歌。這次吳家被查,多半會把怨氣算到他和大哥身上。但是現在謝澤華是大哥圈子裡的乾部,也不知道那兩人的關係是否會破裂。

王萬強調離江州讓已經是風聲鶴唳的江州鋼鐵公司內部極為擔憂,迅速做出搬遷的姿態。江州鋼鐵在六月十九日宣布將會將汙染嚴重的煉焦廠首先搬遷至荷田縣。煉焦廠在十九日晚將全麵停工,準備設備搬遷工作。

江州鋼鐵的煉焦廠搬遷之後,景華位於常新開發區的工廠就會有足夠的土地進行擴張。當初和常新縣簽協議時,一共劃下了2萬畝土地,但是由於江州鋼鐵造成的環境汙染,這2萬畝土地裡麵能用的隻有1.8千畝。

江州市開發區的區長王白山帶著他的秘書霍書文前往景和大廈找陸景商量常新開發區土地規劃使用的問題。

王白山想要收回部分土地重新規劃。很明顯,景華用不了那麼多土地,空置著也是浪費。

現代化氣息十足的辦公室裡,幾個雨天之後清爽明媚的陽光從泛藍色的鋼化玻璃透進來來著明亮乾爽的氣息。陸景坐在黑色的真皮沙發喝著咖啡,不置可否的聽著王白山的想法,偶爾看一看窗外的藍天白雲。

介紹了一番自己的想法之後,王白山斟酌了一下,用商量的語氣說道:“景少,區裡可以讓景華把部分土地變更用途為住宅用地,這樣景和苑三期工程可以和景華的工廠連城一片。”

陸景把咖啡放到茶幾上,失笑道:“現在連景和苑二期工程都沒有完工,你倒是幫我規劃起三期工程了。”

王白山接過陸景遞來的煙,笑著道:“區裡會按照土地轉讓金的標準來核算。不會打馬虎眼。上周區裡接到嶺南那邊幾家元器件廠商入駐的申請。我打算是把常新開發區這一塊當做工廠的聚集地。”

陸景考慮了一下答應下來。集聚效應還是很重要的。目前市經濟開發區也就舒古鎮和常新開發區有建立工廠。積西鎮西邊都是在搞房產和商業開發,再向東邊的景華科技園肯定不接受工廠入駐。

“我讓姬紅俊和你們談。我劃一萬畝的土地給區裡。剩下的土地我留著有用。”姬紅俊是景華高級行政秘書組的成員。

陸景最近準備上一個條半導體芯片封裝、測試線。也不知道楊顯在京城和西門子談得如何了。

雖然景華現在還在主攻手機外圍的應用技術,但是這並不是說景華對芯片設計、製造這一領域沒有野心。

芯片一般都是采取IDm模式,即一家公司囊括了從芯片設計、芯片製造到芯片測試和封裝在內的全套工序。如英特爾、德州儀器、索尼等公司就具備芯片的全套技術。

但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專門從事IDm模式中的芯片生產與製造的台積電和幾家同類企業的崛起,對IDm模式造成真正的衝擊。

從設計到封裝的成套完整的芯片產業鏈開始分化為芯片設計業(即fabless,意指無廠房設計)、芯片製造業(即Foundry,又稱代工)以及芯片測試和封裝業。

芯片生產線往往動輒需要幾十億美元的投入,而一個芯片封裝與成品測試生產線,差不多隻需要投資一個億。並且芯片封裝與成品測試又不是隻有少數幾家廠壟斷地技術。所以陸景對楊顯與西門子的談判還是寄予厚望。

送王白山到電梯口時,陸景指著霍書文問道:“這是你新任命的秘書吧?”

王白山笑著介紹道:“是的。小霍原來在漢北區的區招商局接觸過經濟方麵的東西,範生望部長推薦到市開發區來任職,我看他能力不錯,筆杆子也硬,調到身邊來做秘書。”

陸景恍然,原來是提供舉報材料搞孟有望的那位。到沒想到他還是個能人。

如今地方官員的提拔經濟數據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市開發區去年成立以來,經濟總量已經超越漢北區,在江州三區十縣中排在第四,僅次於漢寧區、林元區、以及旅遊資源豐富的月湖縣(位於徐古縣的江州鋼鐵所產生的經濟數據不在徐古縣的統計範疇內)。

市開發區的官員們上升的機會要比其他地方多很多。霍書文抓住機會運作到開發區任職卻是是個有想法的人。更何況他現在還得到王白山的賞識。日後估計也能爬上來

這社會重來都不缺會抓住機會的人。(。請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d!μ*0*0.(\(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