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建業市的經濟格局(1 / 2)

重生之世家子弟 九悟 5425 字 11個月前

聽到陸景的話,柳建林點起一支煙,微微沉思著。讀蕶蕶尐說網 更新最快..作為建業市的市長,建業市有哪些優勢,有些劣勢,他心裡大致有數。

電子、石化、鋼鐵、汽車四個行業是建業的傳統優勢行業。而作為省會城市,在金融、科教文化、物流方麵自然有著天然的優勢。

不過,他現在要的不是這種泛泛而談的觀點,他要的是具備可行姓的辦法。這樣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出成績,從而打開在建業的局麵。

“陸先生對建業的信心很足啊。景華在建業就涉足金融和汽車兩個領域吧?”

“是的。”陸景微笑著點頭。

柳建林微笑著抽著煙,“你說說你的看法。”

乍聽之下,他這話是要陸景說說對金融、汽車兩個行業發展的看法。但,又給了陸景足夠的發揮空間。

他當然能聽出陸景遊說的意思。既然林清秋說陸景是她的朋友,那麼他所麵臨的困局對陸景而言大約也不是秘密。

但是,作為市長,他說話自然要含蓄點。想要不含蓄,那得到一定的高度。比如成書記他們那個層次。

陸景準備充足。這時,直奔主題,胸有成竹的說道:“一座城市的經濟格局必然是有主有次。以建業為例,電子、石化、鋼鐵、汽車四個行業就是核心支柱產業。金融、旅遊會展業、文化創意、現代物流業是四個服務業,可以作為輔助的行業。”

柳建林眼神微動。他注意到陸景用詞的變化。這裡的信息極為豐富。比如,科教文化和文化創意完全是兩回事。前者是虛化,後者就是具體到一個領域了。類似,漫畫,電影,藝術設計這都屬於文化創意。

再比如,旅遊業和旅遊會展業的表述。後麵的意思明顯更進一層。會展和旅遊混在一起,當然可以做很多文章。

陸景喝了口茶,繼續說道:“電子行業我就不說了。”柳建林和林清秋都是一笑。陸景不說的原因兩人都清楚——這是楊修武掌握的,說了也白說。

林清秋心裡微微一動,她倒是覺得陸景說服柳市長的把握大了幾分。因為,他特意說這麼一句,實際上不知不覺中就把他和柳市長劃到同一陣營了。

誰要是以為柳市長是來建業配合楊書記工作的那就天真到家了。

“石化、鋼鐵。這兩個領域我涉及的不多,沒什麼具體的想法。汽車行業,可以肯定家用轎車的市場會逐年增大,這一點其實從國外社會的發展,以及城市的變遷興衰可以得到參考的例子。那麼可以加大研發投入,構建汽車製造基地,從而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接著陸景又逐次談了談對金融、旅遊會展業、文化創意、現代物流業的相關思路。

柳建林不時的問幾句,思路大受啟發。心裡慢慢的有一個腹案。

冬天的太陽落山較早,五點許,屋內的光線就逐漸暗起來。兩個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林清秋走過去開了燈。房間裡頓時亮起來。

見柳建林看表,陸景笑著站起來,伸出道:“柳市長,每一座城市都會深深的打上執政者的烙印。我期待建業早曰呈現出柳市長的風采。”

柳建林微笑著同陸景握手,“今天談的有些倉促,有些籠統,你的一些思路很不錯。改天我們再詳細的聊聊。”

陸景笑著告辭離開。今天談話的結果很不錯。顯然柳建林意動了。

如果能說服柳建林在建業大力發展金融、汽車等等行業,那麼景華在建業的處境同樣可以得到改善。

所謂大力發展,肯定是以文件的形式下發。那麼具體到實際中,自然是具體到各個企業當中。

建業市商業銀行、建業昆成汽車都是建業市的利稅大戶,得到相應的照顧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關照一家企業,可以是口頭上的,也可以批條子,更高明的則是政策傾斜。

對那些有意為難景華的人來說:柳市長剛下文說要大力發展某個行業,你小子就公然打壓該行業的企業,你讓柳市長情何以堪。

一市之長,他再怎麼弱勢,他還是市長。你以為政斧一把手是擺設啊?建業市裡麵有幾個乾部敢於公然倒捋虎須?

這樣一來,景華的處境自然得到改變。

其實,如何處理企業和政斧之間的關係,是每個企業領導者需要麵臨的課題。一家現代化企業的擴張,不可能每到一地都和當地政斧主要領導保持良好的私人關係。那不是天方夜譚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