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往世運大廈而去。車內,董坤城向陸景聊著他的想法,彙聚起來的意思是:“和華的根基在亞洲…”
陸景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透出欣賞的神色,拿起酒杯和董坤城微微碰了碰。
抵擋世運大廈,剛好是下午兩點許,陰雨未歇,天色尤其的昏暗。透過重重的雨幕,能夠看到烏雲在幽藍色的海洋上空翻滾著。
陸景在世運大廈頂層的辦公室每天都有人打掃。寬敞、明亮的辦公室中空氣帶著清新。
何夢瑤、吳璿、許雪、楊星長、徐懷觀、馬飛都等在陸景的辦公室中。莫心藍的父親莫培英也在。對和華即將的戰略走向,和華內部十分重視,齊齊聚在香港。
隻有蘇蘭電器的鄧仲與、景華通信的周複生、立豐地產的楊玉立、盛泰電器的占正方沒有在香港。
相互寒暄著,宋雨綺安排人送了茶水、咖啡進來。陸景斜倚在辦公桌邊,喝了一口溫熱的咖啡,一喝入口憑著口感就知道明雪是手磨的咖啡,輕輕的放下淺藍色的骨瓷咖啡杯。
三三兩兩寒暄的眾人慢慢的收聲,看向陸景。“關於3月4日在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朗豪坊酒店舉辦的摩根大通的酒會,有些情況需要向大家介紹、討論。”陸景說著開場白。
摩根大通銀行副主席比爾-查爾斯組織的這次酒會,與摩根大通銀行相關的美國精英都會參加。和華能拿到一張邀請函。相當於是拿到了美國豪門盛宴的入場券。
和華要采取什麼樣的策略與美國的豪門打交道。是現在加入他們的權力遊戲,還是保持距離。這需要在內部統一意見。
並且,此次還需要遊說摩根大通。說明和華無意觸犯美國製定的金融秩序。
這是和華目前的當務之急。否則,被美國的大財團列入黑名單,和華的發展將會嚴重受挫。
陸景對已經就任和華銀行董事長的陳旭江微微點頭。陳旭江笑了笑,介紹著情況,“之前給大家說過美國財團複雜的形勢。今天在這兒就不重複了。摩根大通銀行背後目前明確的有四個經濟集團:摩根、洛克菲勒、富林明、沒落的芝加哥財團。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的芝加哥財團已經沒落。大陸伊利諾伊公司被摩根滲透、芝加哥第一銀行被洛克菲勒滲透。其組成家族有:麥考密克、伍德、克朗。
我們分析認為摩根、洛克菲勒兩大家族在摩根大通中占有主導地位。對於這次酒會上的遊說,我的把握比較大。原因有兩個:第一,沒有證據證明是和華做的。第二。高盛、摩根士丹利在12月底發布策略分析報告,市場有兩三天的緩衝時間實屬正常。
當然。這是我一家之言,具體怎麼樣,我們還要去說服摩根大通銀行的權力人物。屆時,陸景會和我一起參加。”
今天不是正式的會議。眾人都隨意的或坐或站的在陸景的辦公桌和待客沙發區。陳旭江消除大家對遊說的擔憂之後,大家相互的小聲聊著。
等了一會,董坤城笑笑,說道:“我說兩句吧。美國的市場在全球經濟中具備極其重要地位。和華的經濟版圖之中不能缺少美國市場。而能夠接觸到美國的權力人物,顯然是事半功倍的途徑。
但是,各位,和華的根基在亞洲。我們就算去美國市場發展,也不可能影響到美國的經濟策略。所以,我們隻需要將我們的產品賣到美國去就可以。
至於。發揮影響力的事情這需要等和華在亞洲的根基牢固之後。
目前,和華手裡握有大量的資本,掌握著新興的產業。但是我們的經濟實力還沒有轉化成為相應的地區影響力。我們首先需要精耕細作的地方是亞洲。”
董坤城說完。看向陸景。陸景笑著道:“董叔叔這個提法我是讚成的。美國人不可能真正的信任其他國家的人。總不能我們這幫人都換成美國國籍吧?”
這話說得大家都笑起來。陸景又道:“八十年代日本的遭遇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案例。廣場協議讓日元升值是貨幣戰爭的層次。對日本的企業而言,日資在美國也沒討到好。洛克菲勒中心的收購就是典型的案例。”
在座的都是經濟精英,日企在美國投資失敗的事情,陸景並沒有很詳細的去說。這是世界經濟史上耳熟能詳的故事。
八十年代,日本經濟騰飛。日本人稱為全世界最為有錢的人。三菱地產14億美元收購美國的象征之一洛克菲勒中心。最終,日本的經濟泡沫被高盛和摩根大通戳破。以半價3.08億美元的價格賣給洛克菲勒家族。(洛克菲勒承擔此項目中的8億美元債務)。虧損嚴重。
日本人曾經買下了好萊塢、買下了幾乎整個夏威夷島,但最終都不得不陪給美國人。
“所以。我們現在不要忙著收購美國的優質資產。因為,美國人掌握著遊戲規則。就算是優質資產,他同樣有辦法通過政策的調解變成有毒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