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吧!”坐在橢圓形會議桌前的幾人神態各異的說道。£∝,
作為這次會議的召集人,齊文敏當仁不讓的說著開場白,“上一次召開聯席會議還是1992年。在當時改革開放的春風下,我們六家在國內的業務發展的極為迅猛。
那次會議上大致確定了各自的主營業務範圍,形成我們現有的格局。
高家側重於重工業、機械、能源領域。裴家側重於金融服務、保險。崔家側重於基建、碼頭、房地產。唐家是側重於製藥、日化品、文化產業。黎家側重於電子、服裝。齊家側重於煤炭、礦產。
但是,在九十年末期,我們經受了兩個衝擊。第一衝擊是數碼產品的興起。影碟機、手機、mp3、電腦。數字電子技術深刻的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第二衝擊是進入新世紀一來,特彆是近兩年蓬勃發展的互聯。毫無疑問,互聯也將深刻的改變我們的生活。這個趨勢在美國、歐洲已經非常明顯。
在這兩個大的商業浪潮背景下,我們六家的業務相互重合、相互滲透。
我認為,召開這次會議是及其有必要的。我們六家需要重新厘定各自的業務範圍,避免重複競爭浪費資源。至少應該避免惡劣競爭。”
崔瀚心裡譏諷的笑了笑。說的冠冕堂皇。怎麼分?還不是誰的實力雄厚,誰的蛋糕就越多。
六大世家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類似於中演繹的那種。比如:雪飛飛狐中李自成的四大護衛的後代,最後恩怨糾纏。
而是,在漫長的時間中相互認識。認同,最終形成的一個利益共同體。相互之間的關係有遠有近。原因各異。
齊家和黎家的關係很近。是因為七十年代的時候他們在捷克投資了一個自來水項目很成功。這筆投資讓齊、黎兩家的資產上了一個台階。然後相互通婚。
崔家和高家的親近是地理原因。明州高和文舟崔都是當地的望族,巨富之家。相互間多有接觸。
唐家和裴家的關係親近是唐論語的叔叔和裴高峰的父親在動亂年代遠走南美。各自打出了一片天地。然後兩家一直來往。
當時代的浪潮退去,剩下來的巨富之家有著天然的親近感。這是一種家族文化的沉澱,對各自身份的認同。有點類似於明朝進士及第後進入翰林院的進士們劃分的圈子:非翰林不得入閣。
….
唐風集團的總資產是180億美元。唐家的整體資產是300億美元左右。扣除不動產、古董、珠寶、藝術品、黃金等等保值物品,還涉及了地產、港口等業務。
崔九霄慢慢的喝著茶,心裡歎了口氣。今天會議的重點在於如何瓜分唐家的“地盤”。
要劃分各自業務的範圍比較快。各家幾十年積累的資本優勢在那裡。不會有人輕易越界。而對於新興的產業各家其實都不願意放手。合縱連橫,到時候各憑手段。
討論著,一條條的議題通過。終於到了重頭戲,黎逸明笑眯眯的說道:“老唐,文化產業剝離出去了。我看現在電影很有市場啊。九霄,崔瀚不是在坐文化產業嗎?你有沒有興趣做大?”
崔九霄笑了笑,“順其自然吧。”黎逸明禍水東引,他不會表態。嘿,回去之後,他自然會加大對崔瀚的公司的投入。
在座的都是老狐狸。沒有人對崔九霄的表現感到奇怪。環視了一圈,齊文敏接著道:“我對生物製藥很有興趣。希望以後有機會和大家合作。”
唐風集團連唐風製藥都給賣了。現在在這一塊自然沒有話語權。唐論語輕輕的喝著茶。
他現在就算是恐嚇齊文敏不要進入製藥領域,齊文敏也不會聽他的。
裴高峰有點看不過眼,道:“老黎。你在廣發銀行有股份吧,有沒有興趣進入金融領域發展呢?”
黎逸明微笑道:“暫時不考慮。老裴,你可以問問俊耀。明州商業銀行在國內的民營銀行中可是數得著的。”
高俊耀沒興趣摻和齊家、黎家對唐論語的緊逼,他和崔九霄是中立態度。道:“我在明州商業銀行的影響力有限。真正控製明州商業銀行的是許家。”
齊文敏見話題岔得有點遠,道:“老唐,你的意見呢?”
因為六大世家各自的核心企業並沒有相互控股。隻是在有些合作業務的公司中控股。這樣的利益共同體並不牢固。
而對於唐論語等人來說,到他們這個年紀。地位,不需要唇槍舌劍。或者發脾氣來強調自己的意見。最終見真章的是在市場上的爭鬥。
然而,隨著六大世家的體量越來越大,如果殊死較量的話,必定會兩敗俱傷。所以,能談成的合作,六家還是會各自退一步,不會一拍兩散。談不攏才會才去最激烈的方式。
說到底,他們是商人。如何賺取最大的利潤是主題。
唐論語溫聲道:“我的意見有用嗎?老齊,你和老黎的心思,我明白。不過要說唐家就這樣倒下,你覺得可能嗎?”
黎逸明微笑著喝茶。對唐論語的指責充耳不聞。
齊文敏乾瘦的臉上浮起一抹笑意,“老唐,我知道陸景前幾年把老高整的很慘。官麵上、私下裡的,各種手段很多。但是,時至今日,陸家不足為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