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也不想逞一時口舌之快,於是順水推舟說道“那今天你去送你兒子上學。”爸爸爽快地答應了,卻未見媽媽臉上藏不住的失落。
半個小時後,爸爸哼著小曲,心情舒暢地邁進家門,媽媽從洗漱間走出來,一臉嚴肅的說“華,你怎麼教育孩子,不僅會害了兒子,而且也會害了自己。”
爸爸對這突如其來的一番話不知所雲,以為媽媽還在因為和弟弟的矛盾而生氣,於是朝我開玩笑地說道“女女,你看你媽媽,就是小肚雞腸,還在生弟弟的氣。”爸爸還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問題,隻是覺得媽媽小題大做,我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媽媽依舊鄭重其事地說“你記住了,你這樣會害了兒子的。明明兒子自己睡懶覺要遲到了,還無緣無故地責怪我,他這麼喜歡推脫責任不敢承擔的性格會害了他自己的,而你就是其中一個幫凶,我本來想著好好地教育他,兒子對我大喊大叫,可是你作為父親,居然裝腔作勢,不僅不批評他,還縱容包庇他。這樣的孩子,難道你能奢望他以後能好好對我們嗎?”媽媽既失望又憤慨。
爸爸還未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隻是覺得這不過是小打小鬨,漫不經心地說道“我知道兒子今天早上對你態度確實惡劣了一些,可是他處在青春期,脾氣暴躁這是很正常的,我們作為父母的應該包容自己的孩子。而且如果我不緩和一下氣氛,你和兒子就一直針鋒相對,這樣就算你說得頭頭是道,兒子也聽不進去啊。”爸爸顯得有些得意,朝媽媽一邊擺手一邊繼續說道,“所以說你還不懂得怎麼教育孩子,孩子要耐心地和他說,不能衝他發脾氣,要順著他的性子。我們做父母的,就應該讓著自己的孩子,怎麼能和孩子大吵大鬨呢?”
媽媽不能和爸爸的想法苟同,爸爸見媽媽無言以對,更加理直氣壯地說道“你看剛剛兒子在吃早點,你一直在旁邊絮絮叨叨,弄得兒子情緒不佳,米粉都沒吃幾口,這怎麼能有精氣上課啊?”說著說著,爸爸似乎有些埋怨媽媽剛剛對弟弟囉囉嗦嗦。
媽媽生氣地說“好,就你會教育孩子,可是孩子現在身上這麼多缺點,不僅沒有責任心,還喜歡抱怨,你也心知肚明,麵對孩子的缺點,你從來都是裝聾作啞,這個惡人都是我來做。”
爸爸不認同媽媽的說法,說著“兒子哪裡有這麼不堪,我隻能說我家孩子算是聽話的,他現在成績不錯,在外麵也不會狂妄自大,這就足夠了,至於為人處世方麵,這是個人修養,需要隨著一個人的心境和社會閱曆慢慢變好。再說了,孩子現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在這一方麵,兒子已經做得很好了,其他方麵不能吹毛求疵。”
在爸爸眼裡,學習成績是孩子的第一要務,不管是我還是弟弟,爸爸對我們的關心和在意都直指成績這一核心,小時候,爸爸很少和我交流,隻要一交流,就是問我的成績,現在對於弟弟,爸爸已經改變了很多,願意和弟弟談天說地,可是還是明裡暗裡地談論成績。
媽媽自然明白爸爸的性子,無奈地說道“我還不清楚你,你隻關注孩子的成績。但是我覺得道德比成績更重要,如果兒子是這樣的性子,我寧願他成績不好人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