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主的故事,開始於1997年的夏天。
一個名叫秦羽的年輕人背上吉他,即將離開校園。
“你該留校的,你的研究方向很有前瞻性,雖然在國內還缺少研究環境,但……”
送彆的導師,對秦羽的離去感到惋惜,也很無奈。
秦羽自己卻十分豁達,說自己願意去地方,去偏遠的鄉下,說當公務員挺好。
年輕人與老師揮手告彆。
他知道,作為行業知名的密碼學專家,他的老師為了自己能留校,已經找遍了所有朋友和熟人。
可僅有的留校名額,還有校領導的親戚,官員子女競爭。
1997年,各行各業仍在經曆改革陣痛,下崗潮滾滾而來。
科研院所和高校就業崗位,已是搶手的香餑餑。
所以秦羽雖是成績優異,但除了老師的不舍,他實在沒什麼留下的資本。
況且秦羽從事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是“基於密碼學的不對稱混沌密碼神經網絡研究”。
就算在人工智能前沿理論中,秦羽的研究,也屬於很不靠譜的東西。
在國內電腦都還未普及的年代,那樣的研究課題,既沒商業市場,也沒研究環境。
所以秦羽沒有多少選擇。
他不忍讓老師為了自己繼續四處求人。
他隻能退而求其次,順應母親的心意,考了老家的公務員。
他相信,就算離開了科研領域,自己也能在另一條賽道上闖出一片天地。
秦羽帶著遺憾,告彆校園,告彆了老師。
然後……就是麵對歲月蹉跎,與格格不入的現實不斷摩擦。
從鄉下到縣城,在一間又一間的辦公室裡輾轉,與貌合神離,爾虞我詐的官場格格不入。
秦羽很努力的嘗試,卻怎麼也融入不進名為人情世故的大網。
現實中,網絡上,無處不在的**一點點浸染著秦羽。
秦羽對於自己的人生,對於曾經熱愛的故鄉,越來越失望……
“老秦,你這混得也太不咋樣了呀!”
大學後的第一次聚會上。
肄業出國的室友丁建強,戴著據說幾十萬的大金表,醉醺醺的向秦羽嘮叨個不停。
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