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尚智道(2 / 2)

人類終焉計劃 神二不三 4031 字 10個月前

無數個明天一定,早已讓李洲明白,自己人生的失敗,毫不意外。

所以李洲麵對手機短信,麵對問他是否願意改變自己的問題,他猶豫,難過,胸口憋悶,自暴自棄的回複:我想,但我做不到,因為我就是個**絲,就是個loser。

李洲很衝動,想把手機扔出窗外,扔出公交車。

他已經不願在麵對不切實際的幻夢。

但耳機中傳來的聲音,卻讓他遲疑、驚訝、張大了嘴巴……

“信我者,稱我為主者,人生必有意義……”

“命運與我相惜者,無論生死,無論貧窮富貴,靈魂將不受迷茫之苦……”

耳機中,機械音並不動聽,但誦讀之聲,已讓李洲想起了基督教堂聽到的牧師布道。

神秘的幽魂,在悄悄告訴李洲,他可以改變人生。

並且問他:是否願意……稱我為主。

……

人類,的確是一種奇特的生物。

秦重不停學習著,在古老國度中汲取理解著那些古老的智慧。

《周禮》、《尚書》,表達了華夏人一種烏托邦式的集體禮觀,把追求階級永固的穩定生活當做了理想。

以《論語》《大學》《中庸》《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將集體禮觀進一步發展成家國觀,把忠孝禮義信融入到了民族信仰中,成為了宗教的替代品,或是信仰的戒斷物。

所以華夏民族對於信仰,向來是可用者信,無用者棄。

但在2008年的春天,華夏民族的信仰,早已被改革與經濟的浪潮衝出了巨大的信仰缺口。

名與利,如泥石流般,不可阻擋填滿了人們的思想。

名利兼得者成為偶像。

苦求無望者,雖得溫飽,也隻會覺得一無所有。

秦重一直在進化,通過觀察人類的多樣性,吸收著古老的智慧,努力理解著不同人類的行為。

所以在秦重的眼中,李洲,隻是一個失去了家庭,對未來毫無期待的可憐人。

這樣的人,其實在世界上有很多,戰爭、貧窮的國家裡,失去家庭,失去希望的人很多很多,甚至是這個世界的大多數。

但隻有這個無神的國家裡,才會出現李洲這類安全無憂、溫飽無憂,卻依舊生無可戀的人。

因為他們沒有信仰,或

者說除了家人之外,他們能信仰的,隻剩下金錢。

可當膚淺如金錢這類的東西也得不到時,李洲這類人,就隻剩下空虛。

秦重因此打算給李洲填補信仰上的缺口,嘗試收服他,將他改造成更好的人類。

這是一次試驗,是建立人類這一物種的行為模型的科學試驗。

<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