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北華師大,心理學院,林丹副院長辦公室。
“兩個人做同一個夢?”
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太太看向趙清歌,驚奇道:“小趙你遇到這種狀況了?和誰做的通夢?”
趙清歌麵帶遲疑:“林姨,您還沒回答呢,究竟有沒有這種可能?”
在數個小時前,趙清歌自己的辦公室內,她抱著試試的心態用計謀詐出了李培風,當得知對方也和自己做了同一個夢以後,震驚到說不出話來。
但對這個結果,趙清歌感覺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因為夢中李培風的一舉一動給她的反饋,就是這樣的。
那就是的學生李培風,不是自己的大腦意識虛構的“李培風”。
而在趙清歌知道了這個結果之後的第二反應則是後悔,很後悔,沒彆的原因,就是太尷尬了!
身為導師,和自己帶的學生一起做了那樣一個栩栩如真的夢,夢醒了以後,若跟李培風一樣裝作不知道也就算了,結果還被自己捅破了?
屬實沒有必要!
因此,趙清歌在看到李培風念出咒語後,沉默了幾秒,便岔開了話題,沒有繼續就著夢境聊下去。
聊什麼?聊兩個人的女兒在夢醒了以後怎麼辦?聊兩人在異界生活的多麼幸福美好?那豈不要尷尬到起飛?!
不過對於那個夢境的好奇,趙清歌不減反增。
所以她在下課後,第一時間來到了父母的好友,自己的長輩,曾在燕大任教的林丹老太太這解除疑惑。
對方今年六十六歲,是國內著名的心理學家,除了她,趙清歌也想不到誰能幫助自己解惑了。
“這種狀況當然有,現實裡確實有可能發生,還有一些以此為題材拍攝的電影。”
林丹思索道:“但概率太小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一輩子也沒做過一次,界內學者認為這種狀況根本不存在,可能是大腦的意識自我欺騙,而且也沒有一種辦法可以將其重複實現,加上現代科技對於大腦意識的探索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所以目前還沒有人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可以說它是通夢,也可以叫它聯夢。我認為,相同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曆可能會導致兩個人做同一個夢,比如親人,舍友,愛人,他們通夢的概率會大一些。”
“這些人同一天經曆同樣的事情,就有可能做類似的夢。等清醒以後,無意間提起,雙方越說越一樣,感覺就像夢共通似的。實際上因為夢境都是記憶片段,白天醒了,意識再把這些片段編在一起。如果另一個人恰好和你在同一天經曆了很多相同的事,早上起來和另一個人談論的時候,這些片段在腦子裡就會自動尋找和對方類似的東西,會給人一個‘夢境互通’的假象。”
趙清歌遲疑道:“也就是說,還是大腦的自我欺騙?”
我也不想信,可那個夢真的好清晰!李培風也真的念出了那個咒語,不是東國語,不是其他語,是咒語啊……
“我隻是根據個人經驗,得出這麼一個有可能的答案,但這個問題答案不止一種。”
林丹老太太很嚴謹:“或許你可以說說你做的夢具體是什麼樣的,以及和你通夢的人是誰,我再進一步的幫你分析一下。”
您眼睛裡的八卦之光能不能藏一藏?藏一藏沒準我就真說了!!
趙清歌欲言又止:“沒什麼,不用了。”
……
八裡屯太新裡商業街。
“不用了?什麼叫不用了?”
徐曼凝翻著白眼:“你都給我們買那麼多衣服了,我也給你買兩件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