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階級竊取了工人的自由時間!!
深夜十二點半,由徐曼凝召開的《關於‘真我’品牌發展戰略討論》的三人小會才堪堪開完。
“白嫖我的idea,還占用我的碼字時間,最後幫了你這麼多,連當著她的麵來個舌吻這種小要求都不肯,徐曼凝你切記,我以後絕不幫你!”
李培風心裡暗罵著徐曼凝這個資本家的冷酷無情,不甘心地回了自己的房間,接著碼字。
寫的是新書大綱,那個穿越的夢,書名被他暫定為《劍與法的編年史》。
從這個正經的有些枯燥的書名來看,沒錯,李培風深思熟慮後,破天荒的決定脫離了標題黨和搞笑流,想走正統路線了。
本來李培風是想拿這個創意用來練手的,但越構思就越舍不得,越構思野心就越大。
“那可是我親身經曆的一個異世界,我隨便亂寫拿來找手感?合適嗎?!!”
“不好好寫寫,那夢都白做了!”
為了不辜負夢一場,到了現在,李培風已經打算將《劍與法》,寫成類似於《冰與火之歌》、《指環王》、《獵魔人》、《時光之輪》等等,那種構架自洽的嚴肅奇幻類。大有‘三千預算進卡吧,加錢加到九萬八’的意思。
雖然上述的那些作品,也是通俗作品的一種,但和市麵上的網文風格顯然不一樣。
為此,李培風打算削弱《劍與法》中對爽點的刻意營造,更加注重世界內部的瑰麗雄壯,以及對角色的刻畫,對文字的嚴謹要求和劇情構思的雕琢。
李培風自信自己是有這個能力的,當然,他不打算徹底放棄了商業性。
李培風隻是不甘心就那麼將自身所經曆的納尼亞大陸上的史詩傳奇,以一種網文‘龍傲天’的敘事方式所表達出來,那是一種殘忍的褻瀆。
同時,李培風還是有點小野心的,他希望這本書能夠取得一些成績,不同於傳統網文的成績。
《誅仙》、《鬥破》、《遮天》、甚至《詭秘》等等網絡再火,也沒有跳出網文圈,也沒有讓圈外人覺得這些如何如何,因為他們或許商業價值夠高,但文學性還是不夠。
判定文學性的標準大概兩條,一、有沒有寫出豐富而深刻的人性和人生?二、有沒有對民族的文學語言有所貢獻?
近年來,國內隻有《三體》做到了這一點,大劉用能夠描述時間和空間的文筆,對人性和反思和探究,達到了商業性和文學性完美融合,成功跳出了科幻圈,被世人所熟知,成為了東國科幻界的扛鼎之作,其影響力之大已經遠遠超脫於科幻圈本身。但凡是個較有文化的,略關注些新聞的中國人,了解不了解科幻的,隻要提到科幻必定會想起來的一部書。
李培風便想讓《劍與法》也成為這樣一部,《劍與法》於網文圈,類《三體》於科幻圈。
也是他癡心妄想了,但做人總歸是要有些夢想的……
那麼如何將腦海裡的幻想寫一部呢?
這本身就能夠寫一部兩百萬的說明書來研究了。
而根據李培風以往的經驗,可以把寫化繁為簡的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想好開局和結局。
第二,想好書名和簡介。
第三,拿起鍵盤開寫。
大綱?哪有什麼大綱,開局和結局你都想好了,需要什麼大綱?
隻有菜鳥寫才需要大綱!
一聲鍵來,乾就完事了!
這就是李培風以前的創作經驗,但到了這本書,以前的經驗顯然有些不好用了。
寫那種不帶腦子的,無需摳細節,隻為了恰飯的,李培風可以不帶大綱,即興而寫,但這本,萬萬不行。
李培風甚至將之前寫的大綱全部推翻,什麼趙風和導師李清歌穿越?不要了,重寫大綱!
也不寫主角了,直接從納尼亞的世界觀設定開始。
大陸的遷移,各個種族的誕生,各個國家的初創,聯邦的形成,納尼亞地圖繪製……
這是一個大工程。
有多大呢?
“我他媽就是在編纂納尼亞的曆史啊!!”
“草你馬了,從上到下八千五百年的光輝歲月,比東國曆史還要複雜!”
李培風寫的有點崩潰,因為實在有些要命的細節,他實在是想不起來了,畢竟隻做了一場夢而已,他哪記得納尼亞裡那麼東西。
李培風用疲憊的雙眼看了眼屏幕右下方的時間,淩晨三點十分。
該睡覺了,七點半還要起來為社會做貢獻呢。
但是,《劍與法》沒靈感啊……
李培風翻找出鑰匙,打開了電腦桌抽屜,看向了裡麵那個漆黑的小玻璃瓶。
“若是在彆人沒聞到的情況下,我自己飲用的話,應該也是自己穿越吧?”
稍作思考,拿起【冥海之息用瓶蓋倒了一滴在裡麵,一飲而儘。
“熟悉的味道,五十二度醬香型!”
“為了文學,納尼亞,我又來了。”
李培風迷迷糊糊地睡著了,趁著最後的清醒,將香水放回原位,鎖上櫃子,倒頭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