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匪襲台中(2 / 2)

海匪走出叢林的遇到的第一個屯墾點的防禦更是誇張,其方圓雖然不過半裡,但居然有三道壕溝環繞。這些壕溝深二米寬度三米,溝底還布滿了尖木樁。土牆顯然也經過了強化加固,足足有四米多厚三米多高。不僅如此,其牆上還放置了不少火炮。遠遠望去,屯墾點中人頭攢動,估計守衛人員至少上千人。

這個屯墾點雖然防禦堅固,但也隻是難啃了點。麻煩在於,還有兩個屯墾點分居其後左右兩側,呈“品字”形排列,其火炮能相互支持。當然,強攻下這三個互為犄角之勢的屯墾點也並非不可能,畢竟從陸路前來台中的海匪足足有一萬人,隻是肯定會付出極大的人員傷亡代價。除了客場作戰等不利因素之外,也是因為叢林路況的原因,海匪隻帶來了輕型火炮,彈藥也不充裕。

夏大根帶著六百正規軍和五百民兵守在第一個屯墾點,並配備了六門重炮和十二門中型火炮。拱衛其左右的屯墾點則有分彆駐有二百正規軍和八百基乾民兵,分彆配備有四門中型火炮和十門小型火炮。他的想法是在儘可能削弱海匪的有生力量之後,有序退往下一組屯墾點——後麵還有同樣的六個同樣屯墾點。海匪隻能拿下這些屯墾點,才能打通前往台中城的道路,與其海上船隊彙合。

從水路攻打台中城的海匪有三千餘人,大小戰船四百餘艘,其中有鬥船、火戰船,也有裝備了拍杆、撞角、投石機、弩炮的大型戰船,甚至還有十餘艘配了火炮的戰船。海商和海匪這些海上討生活的人見多識廣,其思維靈活極善學習,加之背後勢力的雄厚財力支持,迅速仿造出火炮戰船並非難事。單從規模來看,這夥海匪已經有了和沿海製置司叫板的實力。

反觀留守的流求海軍隻有十一艘戰艦,其中包括一艘裝備四十門火炮的大型戰艦、三艘裝備二十門火炮的中型戰艦和七艘裝備十門火炮的小型戰艦,另有數十艘槳帆偵察小艇。雙方實力如此懸殊,流求海軍的戰艦實力再強,也不敢與之正麵交戰,故在敵人到來之前便離開了港口。夏大根給他們的命令是機動到外圍,利用火力優勢,伺機攻擊敵人落單的戰船和海上補給線。

雖然海匪戰船的總載火炮數量,甚至超過流求海軍戰艦。但甫一交鋒,這些狂妄自大之輩便吃了大虧,被流求海軍擊沉了三艘火炮戰船和十四艘其它戰船,而流求戰艦無一損失。實際上雙方的操船和航海技術相當,雖然在鑄炮技術和火藥質量方麵流求海軍領先,但並沒有碾壓性優勢。

真正吊打海匪的,是流求海軍對火炮性能和戰船機動性的深刻理解。對於火炮戰船這種劃時代的武器,需要有與其配套的戰術思想,需要軍官嫻熟高超的指揮藝術,需要士兵掌握彈道學知識和火炮性能,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在這方麵,源自川西水軍的流求海軍顯然經驗遠超過海匪。實際上,受製於巴蜀狹窄的水道,火炮戰船的優勢並沒有完全發揮。在遼闊的海洋之上,流求的火炮戰艦才真正做了“海闊憑魚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