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蒲師文覺得自己能戰而勝之。“蟻多咬死象”,已方占有絕對的數量優勢,以幾百艘對陣幾十艘戰船,無論如何也沒有輸的道理。流求戰船火炮犀利不假,但已方也有十餘艘火炮戰船。更重要的,已方水手要麼來自海商護衛,要麼是海盜,都是長年在海上討生活的,操船技術精湛,格鬥技能出眾,即便與官軍水軍也有一戰之力。
眼見調整好了陣形,蒲師文便令旗一揮,命令已方戰船迎了上去。衝在最前麵的是數十艘弩炮戰船和十餘艘火炮戰船,緊隨其後的則是五艘爆破船和數十餘艘火戰船。大批的鬥船剛將蒲師文的座船簇擁在船隊中央。他命令全體船隻壓上,趁流求海軍立足未穩之時,憑借數量優勢將其包圍,再以雷霆萬均之勢將其一舉殲滅。
蒲師文的判斷十分準確。從西而來的正是廖泥鰍率領的流求海軍主力艦隊。要說台北在台中的北部,流求海軍應自北而來,而不是自西而來。之所以舍近路而繞遠路,是因為廖泥鰍怕海匪的船隊向西逃跑。大陸沿海島嶼星羅密布,海匪一旦逃入其中便如泥牛入海。他如同蒲師文一樣,對獲勝有充分的信心。隻不過他也知道,海匪船隻的數量是已方的十倍左右,一口根本吃不下,最好的辦法是將其驅趕到澎湖附近圍殲。
按照流求海軍的發展計劃,主力艦隊建設完成後將有十艘大型戰艦、二十艘中型戰艦和四十艘小型戰艦,分彆裝備四十門、二十門、十門火炮,另有其他戰船若乾。所謂“百年海軍”,要建設起來十分不易。即便流求財力充足,四處購買船隻和招募水手,主力艦隊也隻達到了一半艦隻編製,分艦隊火炮戰船的裝備率也大抵如此。為了保護這些寶貴的戰船,流求海軍又配備了不少傳統戰船。
眼下廖泥鰍率領的是四艘大型戰艦、九艘中型戰艦和三十八艘小型戰艦。另有爆破船、噴火船和小型護衛船三十餘艘。雖然隻有八十餘艘戰船,但兵力總計有二千餘人,已接近海匪兵力的一半。這也側麵反映了流求海軍船隻要比海匪大了不少,船上空間的利用效率更高,布局也更合理,人員和火力密度也更高。
流求的大型戰艦排水量約五千料即三百噸排水量,中型約三千料,小型的也有一千五百料。反觀海匪的船隻雖多,卻是小型船隻為主,大型船隻也多是攻城船、運輸船等船型。蒲師文座船作為海匪的旗艦,是其最大的船隻,也在五千料左右。其餘戰船多在幾百料到一千料之間,超過二千料的並不多。當然海匪之所以選擇小船,也有其合理性。冷兵器時代,船隻並不是越大越好,小而靈活的船隻在貼身跳幫作戰中反而更有優勢。
蒲師文的策略便是在火炮戰船與弩炮戰船的火力掩護下,讓火戰船和爆破船憑著船速衝擊流求海軍的陣型,鬥船則緊隨其後,一擁而上跳幫作戰,憑借著數量優勢一舉擊潰流求戰船,甚至奪占火炮戰艦。應該說,蒲師文用這個戰術並沒有錯。火炮戰船如同攻城武器一樣,威力巨大卻最怕被近身作戰。隻是廖泥鰍並不會給他這個機會。流求海軍將用新的戰術,開創火器海戰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