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汗帳爭論(1 / 2)

金秋十月,開平府。忽必烈的大帳之中,此時正陷入激烈的爭論。秋高馬肥正是用兵之時,帳中爭論的焦點並非是否用兵,而是對誰用兵。忽必烈稱汗之後,其最大敵人由臨安的南宋朝廷變成了阿裡不哥。在北方漢軍世侯的支持下,他逐漸挽回了對阿裡不哥的頹勢,並通過政治手段收複了高麗,初步穩定了周邊。忽必烈本想乘勢打擊親阿裡不哥的勢力,逐步剪其羽翼。隻是今年以來,又發生了山東李璮之變和蜀地霹靂軍的異軍突起,徒增了局勢走向的變數。

以蒙古將領和張柔、史天澤等漢軍世侯認為,仍應兵發大漠,以一舉擊潰阿裡不哥。他們認為,李璮眼下困守濟南已久,城中缺兵少糧,甚至以人為食,破城指日可待。江淮前線的宋軍更是不足為慮,其唯倚仗的不過是水軍而已。至於蜀地的霹靂軍隻不過疥癬之癢,隻需要將要限製在蜀地便可。如若其敢到北方廣闊平坦之地來,隻需鐵騎掩殺衝鋒,定讓其丟盔棄甲。

劉秉忠和姚樞等金蓮川幕府幕僚則以為,雖然當下與阿裡不哥的戰爭仍然僵持,但其已是強弩之末。憑借著漢地強大物質財富和資源,便可以將其耗死。隻需要封鎖其外部資源的輸入,待其衰弱之後,再來個雷霆一擊。在他們看來,南宋才是最大的對手,畢竟其地域廣闊,資源富足,人口更是高達七、八千萬,實在是個龐然大物。對於霹靂軍,他們與史天澤的看法一致,認為那隻是偏安之地,不足為顧慮。

作為敗軍之將,紐璘與欽察本無資格出席如此重要的會議。隻不過因為蜀地戰局危急,汪惟正又不斷懇請派兵援助,忽必烈便讓兩人參加,為與會人員提供第一手資料。紐璘與欽察先是將霹靂軍戰力吹得天下無雙,以證明並非本人無能而是敵人太強,又極力建議派重兵入蜀,趁霹靂軍羽翼尚未豐滿之際將其扼殺。當然為了減輕罪責,兩人還將失敗的鍋丟給了汪惟正、劉黑馬及楊大淵、張大悅等人。

兩人被打得如喪家之犬,親兵部曲也損失殞儘,對霹靂軍和歐陽軒自然是恨之入骨,言語之中未免激憤和誇張之辭。忽必烈本就對蜀中戰事極為不滿,又聽得兩人有不實之詞,心中越發產生懷疑。畢竟雖然火器犀利,卻不光是霹靂軍擁有,金軍與宋軍也有不少,卻也在蒙軍天下無雙的騎射之下連連敗退。當下便認為這兩人所言,定是狡辯之詞。

實際上紐璘與欽察對霹靂軍的戰力有所誇大,卻並未失實。蒙軍之前遇到的宋、金兩軍使用的乃是最原始的火器,不僅火藥配比不精準,而且炮管質量、口徑比都差強人意,炮手更不懂彈道學、射界、風偏等計算公式。更何況,霹靂軍不僅火炮數量龐大,還正在淘汰黑火藥,使用威力更大的無煙火藥等新型炸藥。將兩者威力進行比較,如果說霹靂軍的火器是成人的話,那麼宋金兩軍的便是嬰兒了。

紐璘也是個不長眼之人,眼見忽必烈臉色不悅,竟然提起成吉思汗的“翰腹之謀”來。鐵木真在臨終之前囑咐子孫,要滅掉金國需要借道大宋,窩闊台大汗也正是按此翰腹戰略滅掉了金國。蒙哥即位後,定下的策略便是拿下蜀地和大理,以繞過宋軍重兵布防的荊襄和兩淮防線。經大理攻擊大宋腹地的策略是成功的,但其奪下巴蜀,直下臨安戰略卻遭到了失敗,自己也身死釣魚城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