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有所不知,這次出來征糧並未攜帶照明器具,這漆黑天色,我等均不能視物,如何能找到韃兵?倉促製作火把,火勢不穩且不持久,如何能夜襲?”南宋時大部分僧人雖不問世事,但因蒙古人的殘暴,奮起抗爭出家人也不在少數,故餘柱並未對歐陽軒提議感到吃驚。
“這天色雖黑,但仍能摸索著前進,韃兵宿營必然生火堆,定有微弱光亮,我們可以循光而向”,歐陽軒覺得夜路難走,但並非完全不能前行,作為資深驢友他也曾在夜間在大山裡行走。“天黑就不能行軍,那世上許多戰爭都是夜襲,又是怎麼回事?”想到此,他心中不免暗自腹誹李爽也是膽小之人。
“這天色你能行進?”眾人見歐陽軒如此回答,紛紛詫異地問道。
“你們都看不清楚路嗎?”歐陽軒剛一出口,便猛然想起抗美援朝誌願軍戰士由於缺維生素A患夜盲症的事情。在抗美援朝戰爭初期由於美軍的封鎖,我軍的補給隻能保證誌願軍戰士吃飽,嚴重缺乏肉蛋等動物性食品,而維生素A隻含在動物性食物之中,以致前線士兵普遍患夜盲症,一到夜間便不能視物,嚴重影響了戰鬥力。後來除了加大肉蛋供應外,還通過泡鬆針水等偏方才解決了夜盲症,才有了後來讓美軍聞風喪膽的夜戰近戰。今天身旁的這群士兵麵黃肌瘦,估計平時能吃飽就不錯了,肉蛋等動物性食品估計是吃不到的。歐陽軒估計這些士卒多患有夜盲症,一旦天黑下來,如果沒有火把照明,他們視物便很困難。
“我能看清道路,而且我還帶有這個佛門神器!”歐陽軒從背包裡拿出防水頭燈。這個戶外頭燈能在弱光模式下,使用8個小時。餘柱小心翼翼拿過頭燈,仔細端詳了發光的燈泡,同李爽低聲商談了幾句。
“好,有了這個佛門神器助陣,我等便如虎添翼。等找到韃兵位置,待其熟睡後,我們便可乘其不備襲殺。”剛才一直沉默的李爽翻弄著頭燈,當即決定。當下眾人便圍坐一圈商議:由歐陽軒和餘柱先行尋找到韃兵宿營地後,再返回帶眾人潛行至附近,待三更時再動手。除四個身體瘦弱及兩名箭傷人員留在原地外。參加夜襲的人分成兩批:由餘柱帶兩人先去乾掉韃子守夜哨兵後,李爽帶著其餘人員再隨後掩殺。歐陽軒強烈要求同餘柱一起去摸哨,理由是他視力好個頭也高。歐陽軒雖然隻有1.7米,但由於現代人營養條件又加之常年戶外運動,在這群人中除了李爽外,就他最強壯結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