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南北榜案(1 / 2)

家祖朱元璋 頌史 3916 字 9個月前

劉三吾的臉上先是露出詫異的神色,隨後想到了什麼起身躬身行了一禮。

“臣的眼光遠不及陛下,心甘情願接受處罰!”

朱允熥那時候則是歎了一口氣,開口說道。

“天下之事壞就壞在這裡,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想法,說什麼就事論事,結果到了最後把事情做壞了,想要改變已經是勢不可違!劉學士你也是朝中大儒,希望你回去之後能夠多思多想,若是能夠想到解決之法的話,也能夠青史留名,為後來者蹚出一條路來!”

聞聽此言,劉三吾臉上露出慚愧之色,拱手說道。

“陛下金玉良言臣一定銘記於心,回去之後定會痛定思痛,若是有所得的話,一定會上奏折並告於陛下!”

說完之後,他躬身告退。

朱允熥此時在想著如何解決目前這件事情,這個事情一旦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會埋下極大的隱患,他相信劉三吾所說那些被錄取的學子是有真才實學的。

可問題就是,科舉乃是為朝廷選拔人才,北方連年戰亂以至於文脈斷絕,這種情況絕對不能持續下去,否則的話時間異常,南北對立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嚴重。

也讓他想到了後世之時,南北的狀況也是跟現在差不多,當然這也是因為海貿興起,所以國家經濟命脈開始有所轉移所致,但是這並不能成為區分地域選拔人才的理由!

其實他並不知道的就是,原本這件事情是發生在明朝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因為朱允熥登基稱帝接著發動北征,所以才被推遲到了,現在爆發出來。

這根本就不是兩天形成的,那是有著長久的曆史因素,因為自古以來北方都是爭奪天下的主要戰場,南方沒有天險可以憑借,唯一能夠有所倚仗的就是長江。

再加上北方連年征戰,百姓性情堅忍,也是重要的兵源來源地,而南方則是不染,往往都是最後被評定的,受到的波及相對比較小,因此對於戰爭的理解跟北方完全不同。

隨後經過南北宋之後,這種差距被逐漸拉大,這也就造就了現在這種局麵,南方文氣昌盛,而北方則是日漸衰敗!

朱允熥想到這裡自言自語的說道。

“怪不得後來永樂要遷都,這個不是一句天子守國門這麼簡單,恐怕其中還有非常大的考量!”

心中想著他一時間也想不到合適的辦法,就在這時候,趙平安匆匆而來。

“啟稟陛下,錦衣衛副使劉勉求見。”

朱允熥一聽就知道應該是錦衣衛這邊收到什麼消息,所以他前來稟告,於是當下便說道。

“讓他進來。”

劉勉進來之後大禮參拜,然後口中說道。

“根據錦衣衛密報,京城之中有學子,因為對這一次科考結果不滿,齊聚貢院鬨事並且攔阻朝廷大員的轎子,說是有冤情稟告!”

這事情果然鬨大了,朱允熥輕輕皺了一下眉頭,然後開口說道。

“這件事情我知道了,密切關注此事的動向,若是有什麼進一步的情況及時稟告。”

就在這時候王景弘趕來,朱允熥一見就知道,應該是朱元璋收到的消息,打發了劉勉便開口問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