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眾人都回過味兒來,感情這都察院左督禦史跟皇帝這是在唱雙簧,一唱一和之間就把這件事情給定下來了,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就算是想要反對,那總要需要理由吧?
皇帝已經把話說的很清楚,朝廷每年花那麼多銀子總不能白花,通過專才科舉之後,才能夠讓這些讀書人為朝廷效命。
一般情況之下,官員上任之時也會帶上幾個吏員,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通過這些吏員來掌控當地,地方上當過官的人,這種情況但凡在地方上當過官的人都明白。
如果專材科舉製實行之後,也就是說官員就失去了這個特權,不過地方上的吏員也會受到沉重的打擊,權力架構也會隨之改變。
對於官員來說,這是有好處的,雖然說有些人覺得不妥,但是一時之間也想不到反駁的理由,而且看這樣子,皇帝是鐵了心要推行此事,這時候站出來反對,恐怕不會有好結果。
這時候吏部尚書張紞開口說道。
“這專材科舉製度實行也有必要性,通過朝廷的選拔之後,也能夠杜絕一些濫竽充數之輩,隻是如此,一來不少讀書人未必願意參加專材科舉。畢竟每個讀書人目的就是金榜題名,因此這件事情恐怕還要從長計議才行。”
朱允熥聽到這話以後,坦然一笑直接說道。
“專才科舉又不是限製他們繼續參加科考,如果他們有這份本事的話,可以另外參加科考,朝廷對此不加以限製!”
這話一出,對於在場的這個官員又是一個小小的震撼,因為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模糊了官員和吏員之間的界限,這在他們看來跨度太大了。
朱允熥這時候擺了擺手說道。
“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留下,其他人散了吧。”
等到眾人離開之後,朱允熥看著兩人開口說道。
“把你們留下來就是想要跟你們交代個事情,首先是你們吏部,今後不但要考核官員的升遷,另外還要專門分出一撥人,專門用於自查!這件事情要形成常例,免得到時候出了什麼事情,你們這些堂官說不知道,當然了這些事情並不是針對你們。”
朱允熥說到這裡深吸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一抹感慨之色。
“朝廷之中那麼多官員,難免良莠不齊,這一點你們也是無從分辨,能夠做到的就是儘可能的查缺補遺。隻要你們吏部能夠做出表率,那麼天下的官員自此以後成色也會好上一些,朝廷這邊也能夠鬆上一口氣。”
張紞心裡麵很清楚,事情已經到了現在這種地步,他們吏部說老實話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雖然說朱元璋在的時候對吏部已經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方麵主要體現在官員的選拔任命上有了一套嚴密而成熟的體係,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整體素質,因此張紞對此倒也並不反對,當下便說道。
“臣明白,回去之後便會寫下章程呈報陛下禦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