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遼東開港(1 / 2)

家祖朱元璋 頌史 4147 字 10個月前

朱允熥從五月中趕到天津港,一直到七月初,他在黃河以北走了不少地方,也大致有所了解。

百姓們雖說苦,但是對於朝廷還是充滿了期待,尤其是對於朱元璋,那些百姓們更是感恩戴德。

這就是民心所向!

雖然說對於靖難之役他不是很了解,但是大致的過程還是知道的。

看到眼前的情景之後,讓朱允熥多少有些明白,為什麼朱棣在山東地區遭遇到了當地百姓,同仇敵愾的抵抗!

這就是百姓的力量。

這種局麵頗為的吊詭,那就是好像除了山東地區抵抗,距離京城越近,朱棣打得反而越順。

難道說是日子過得越好人心越浮躁嗎?

看他皺著眉頭,旁邊的解縉問道:“殿下可是心中有未解之事?”

朱允熥直接明言相告:“我在想為什麼越是富庶的地區,在打仗之時,越難忠於朝廷呢?”

解縉略微考慮了一下便說道:“貧窮之地百姓除了依靠官府的清廉,日子能過得好一些之外,彆無他法,而附屬地區則不同,一條路走不通,還有其他的選擇,時間長了,心思就活了,出現這種事情也是正常,正所謂人心似水,民動如煙!”

這句話聽的好熟,難道是解縉說的?

沒等他開口詢問,就聽解縉開口吟誦道:“我靜如鏡,民動如煙。事以形兆,應以象懸。豈曰無才,世鮮興賢。自古以來何時不是如此?陸士衡身為大都督,難以匡扶晉朝,隻能說晉朝已經是積重難返!這有些事情就是如此,一旦局勢敗壞,便難以收拾!”

朱允熥算是聽出來了。

讀書人就是矯情,有什麼話就不能明說嗎?

解縉就是借這個機會,來向他諫言,用賢才遠小人。

他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我說你說話能不能直白一點,非要繞這麼大一個彎,累不累?”

沒想到他會這麼說,解縉愣了一下,有些尷尬:“殿下說的是,下次我便直言!”

揚帆而下,直朝金陵而去。

而就在此時,寧王終於收到了朝廷的回複。

同意他奏折之中所說興建港口。

消息一傳出來,遼東地區的朵顏三衛,頓時便乾勁十足。

不用吩咐,不少首領親自帶著自己的部落子民前往港口幫工。

在他們眼中,這蓋的不是港口,而是一條金光大道,全部都是用金子鋪出來的!

那乾勁都把寧王給驚住了。

他是萬萬沒想到,利益之下這些蠻荒部落之人也能夠迸發出如此的熱情!

於是他上了一道謝恩表,將自己所見所聞的景象全部歸結於朱元璋,說這是盛世氣象,亙古所未聞。

寧王這邊高興,自然就有人不高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