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這番話說完之後,朱元璋半天沒說話,要知道軍隊可是關乎著整個天下的安定,一個弄不好就會天下大亂,因此沉默許久之後,他這才緩緩的問道:“你想要改革軍隊可想到其中所帶的風險嗎?”
聽到這話以後,朱允熥很是認真的點了點頭,一臉正色的說道:“孫兒當然知道,所以這隻是暫時的想法,暫時還沒有動手的意思,最起碼要等到削藩之後再著手解決此事。而且永昌侯的爵位也該向上提一提了,孫兒有信心說服他同意此事,不過要等到北征結束之後,現在就是要把作戰之時的軍隊跟軍戶區分開來。”
就見朱元璋麵無表情,開口問道:“你想怎麼辦?”
這個問題朱允熥在帶神機營出外作戰的時候,早就詢問過平安和張大可,也了解了軍戶製度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製度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朱元璋的首創,而是自古以來一脈相承,是從春秋兵製演化而來,在春秋之時的普通百姓就是士兵,戰時為軍閒時務農。
但是隨著軍隊分工日漸精細,因此便催生出來了秦漢的郡縣征兵製,適齡男子會由郡縣負責訓練,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軍事技能,戰時拉到戰場上就可以使用。
不過這樣一來會占用大量的勞動人口,因此到了三國末期曹操便開始使用世兵製,也就是說你成了士兵之後,就在朝廷掛了名,隻要打仗便會按照抽人丁補入軍隊,享受一定好處。從而能夠解放出來一批勞動力,用來墾荒種田保持戰爭資源源源不斷送到前線。
朱元璋所使用的軍戶製就是世兵製的一個變種,朱允熥從解縉那裡自然也知道了曆史傳承,因此他也發現了其中的不足。
原因很簡單,一旦職業固定,也就意味著失去了競爭力,從明朝後來的表現就能夠看得出來,士兵們全無戰心,就可見此種製度,後患無窮。
因此朱允熥對這個問題也是想了許久,這時候便開口說了出來:“將軍戶改為屯兵,從中分出等級來,年紀大的負責墾種和後勤工作,從適齡青年之中,每隔一段時間進行選拔。其中最為精銳者,編練成軍負責打擊大明內部的土匪惡霸,次等者則是專修,遇山開路遇水搭橋之事!”
等他說完之後,朱元璋眯了一下眼睛,又問道:“按照你這麼做,你知道要花多少銀子嗎?這些錢又從何來?雖然說現如今朝廷的財政有了一些寬裕,可也經不住你這麼花啊!”
朱允熥執掌朝政也有一段時間了,當然知道這麼做肯定是如水一般的銀子撒出去,但是他心裡麵更明白,這些軍戶那可都是戰場上廝殺出來的。
加上代代相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將是整個社會安定的重要因素,像是明末的李自成就是軍戶出身,現在要是不想辦法將這些人安撫住,將來出了事再想這些就晚了。
至於辦法不是沒有,朱允熥當下便說道:“孫兒有個辦法,能夠讓朝廷財政花小錢辦大事,甚至做到一分錢不花就能夠改變現狀,隻是這法子可能有些與眾不同!”
他提前給朱元璋打了一個防禦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