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機決斷(2 / 2)

家祖朱元璋 頌史 3204 字 10個月前

解縉馬上便開口回答道:“今日又到了千餘人,再加上之前幾日,合計超過五千人,糧食站起來還充足,就是房屋緊張了些,金幼孜那邊已經在加緊命人建造臨時居所,應該來得及!”

這時候朱允熥皺著眉頭想了一下,追問道:“這麼多人聚在一起,難道就沒有發生什麼事情嗎?”

聽他這麼問解縉就把今天所見所聞說了一遍,朱允熥聽完之後臉上露出一抹笑意:“你舉薦的這個金幼孜當真是不錯,能夠善於變通並且不辭勞苦,隻要將來不走彎路,必定能夠步入朝堂,成為大明的棟梁之材!”

這時候朱允熥看向坐在坐在下手,一名年近三十的讀書人,開口詢問道:“楊先生有何高見?”

這個讀書人名叫楊士奇,是方孝儒的至交好友王叔英所推薦,因此被引入東宮。

朱允熥因為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所以就留在身邊聽用,也想看看他有什麼本事。

聽到問話之後,楊誌奇略微考慮了一下,這才開口說道:“殿下使用誘之以利的法子,讓這些商人甘心出錢,為國修建城池,這個法子用的巧妙,可是這修建城池耗時良久,就怕這時間一長,這些商人們難免就會動搖!因此在下以為此時主要考慮的是如何讓這些商人們看到好處,從而投入更多的銀子才是迫切之事!”

朱允熥聽完之後臉上露出一抹讚許之色,不過並沒有發表意見,而是又問道:“那以楊先生之見接下來應該怎麼做才最為合適呢?”

似乎是找回了一點自信,楊士奇說話之時底氣變得足了一些,聲音也更加洪亮:“先修建工坊調軍隊鎮守,同時從這些青壯之中找出來一批可用之人,為將來擴大工坊做準備。畢竟不管是這些百姓還是那些商人,都必須看到切實的好處,他們才會相信朝廷所說的話,如果這個時候有心之人從中挑撥肯定要出大事的!”

解縉看出來朱允熥有考究楊士奇的意思,便在一旁插口說道:“派出朝廷軍隊來幫助這些商人賺銀子事情一旦傳出去之後,畢竟會迎來督察院的禦史彈劾,到了那個時候,殿下的清名也會受損,楊先生對此又怎麼說?”

這時候楊士奇一臉正色的說道:“有所謂行大事者,不拘小節,殿下用此等手段修建城池亙古未有,既然已經開工,自然沒有回頭箭,隻有想著把事情做好,才能夠考慮其他。如果瞻前顧後,從而錯失良機,一旦出了什麼事情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等他把話說完之後,朱允熥便拍起手來開口讚道:“楊先生說得好事急從權,那你需要多少人能夠辦好此事呢?”

這一次楊世奇考慮了半天,這才說道:“隻要百姓這邊不出亂子,幾百士兵就可以了,不過這些士兵需得訓練有素明令禁止不得有欺壓百姓之行,否則的話隻能釀出大禍來。”

朱允熥聽到這裡當下便開口說道:“既然楊先生如此有信心,那好我給你一千神機營的士兵,隻要你能夠把此事做成,就是大功一件,你可敢接令否?”

楊士奇眼睛微微一亮,他心裡麵很清楚,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如果做好了就能夠步入朝堂一展心中所願,否則就會被打回原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