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鎮遠卻是強忍著自己滿腔的怨氣,強顏歡笑道:“陛下聖明,不追究我林家私自調動大軍已經是得天之幸,大家莫要再說了!”
林鎮遠顫抖著打開白勝送來的祭詩,又跪倒在林老將軍棺槨前悲愴的念道:“父親,這是上一屆探花郎為您寫的祭詩,我念於你聽!”
《祭林威武老將軍隨筆》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投身軍旅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陳國遍種幸福花。
在場祭奠林威武老將軍的大都是軍中殺伐的硬漢,除了林鎮遠外識字的屈指可數。
但他們聽過這首詩後,一個個都被震的說不出話。
“創業艱難百戰多”這說的不正是林威武老將軍年輕時抗擊匈奴建立威武衛這支軍隊的艱辛過程嗎。
“斷頭今日意如何?”不就是說林威武老將軍不畏身死,身先士卒強奪武威關的最後一戰嘛!
“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這一句更是如同晴天霹靂炸響在眾人的腦海之中。
即便是身死,進入了九幽地府,也要召集以前的舊部將不開眼的閻羅王給乾掉。
這裡眾人都下意識的將閻羅解讀成了同樣是在地府之中的外族侵略者。
周易的這首詩前兩闕壯烈激懷,猶如空穀之中的驚天長嘯,不僅聲震霄漢,其回響依舊久久不絕。
而這首詩的後麵幾闕更是震得眾人隻想現在就重回武威關,多殺一些匈奴、契丹外族,以報逝去的林老將軍知遇之恩。
林鎮遠此刻更是淚流滿麵,他不曾想一個素未謀麵的探花郎、平江縣縣令竟然對父親能有如此深刻的認識。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知己難求吧!
要不是需要守孝,林鎮遠真想親赴平江縣親眼感謝一下這位才華橫溢,心思報國的平江縣縣令周易。
隨著陳毅元帥這首被改動了些許的《梅嶺三章》被念出,場中眾人對白勝的態度瞬間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反轉。
在場所有將士都將代表了周易的白勝當做林家的座上貴賓。
包括林鎮遠在內,不少人都開始打聽起這位名不見經傳的探花郎周易。
白勝也將自家大老爺當初一人帶著五十名平涼縣勇士,蕩平了足足有三百多名賊匪的黑風寨,活捉了黑風寨大當家謝寶慶和二當家謝耳朵以及招安了擁有數千名賊匪的厲飛雨通通說了一遍。
厲飛雨此人林鎮遠沒有聽說過,想來應該是後來崛起的歹人。
但謝寶慶林鎮遠和他的將士們卻都有聽說過,此人原是威武衛的逃兵,糾集了一眾逃兵入了山,當了匪。
林鎮遠原本想去剿滅他們一眾的,卻時常被張彪找各種各樣的理由禁止他們出兵剿匪。
原本林鎮遠隻以為周易就是個文采驚豔的文士,但當聽到周易蕩平黑風寨後,在場所有人都將周易腦補成了一個能文能武的豪傑英雄。
英雄向來都是惺惺相惜的,林鎮遠此刻也將周易當成了神交的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