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勃也看出了這一點,當即叫下人取來一些水和乾糧分給老漢。
那老漢和小娃娃吃了一些後,又將大部分糧食收了起來。
也是因為這一點糧食,老漢才願意繼續說話了。
原來自從聞太師一脈的清流官員掌權雍州後,單項的稅收確實減少了不少。
起初雍州各縣的老百姓,還真以為自己迎來了青天大老爺。
卻不想後麵除了賦稅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人頭稅、燒火稅、緝盜稅等等,明目之繁讓人瞠目結舌。
這些亂七八糟的名頭一個個所交的錢雖不多,但架不住稅的種類多啊!
要說當初葉光明他們嚴鬆一夥的官員收稅是直接拿利刃剁肉,那麼現在聞太師他們一脈的官員則是用鈍刀子一點一點的割肉。
梁山勃和朱英台二人並沒有完全相信老漢所說的話,他們二人知道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因此,他們決心再找其他老百姓問問,看是不是真的如同那老漢所言一樣。
朱英台有注意到,這老者和他身後的娃娃都背了一個包裹下來,應該是要離開靜安城。
於是朱英台便問道:“老人家,您這是準備去哪裡呀?”
那老漢環顧了一下四周,確定周圍沒有靜安府的官員衙役,便小聲的說道:“實不相瞞,老頭我準備帶著孫兒前去平涼縣,聽說現在有不少人逃荒到平涼縣和平江縣了呢!”
梁山勃和朱英台二人大為不解,據他們所知老漢所說的平江縣和平涼縣都在雍州地界之內,而且還在更北處,與匈奴、契丹還有羌狄異族接壤。
這些人不但不往南邊逃,怎麼反而還往更北邊逃呢?
如此操作,讓梁山勃和朱英台二人心中都是無比的茫然。
那老漢也看出了梁山勃和祝英台二人的不解,便回複道:“兩位好心人想必是在疑惑老頭,我為什麼不往南逃荒吧!”
“實在是因為老頭我手中的糧食根本不足以支撐我們爺孫倆往南逃。但是那平江縣和平涼縣就不一樣了,我們爺孫倆扛一扛挺一挺還是能走到那裡的!”
梁山勃潑了一盆冷水道:“老人家,這整個北地都大旱三年,想來那平江縣和平涼縣也好不到哪裡去,你去到那裡恐怕也不比這靜安城好多少!我想你恐怕是被什麼人給騙了吧!”
那老漢卻是訕訕一笑道:“那消息都是去了平江縣和平涼縣的老夥計們傳來的,再說了老頭子我有什麼好騙的,要錢沒錢,要命都半隻腳入土的人了。”
說罷老漢便帶著孫兒和梁山勃、朱英台他們二人告辭了。
而梁山勃和朱英台二人為了驗證老漢所言是不是真的,便又找了幾名靜安城的老百姓打聽情況。
無一例外,他們二人找的所有老百姓都說出了靜安城的稅收明目繁多的情況,而且被問到的這些人一個個都在打包著行李準備往平涼縣、平江縣兩地而去。
梁山伯不敢相信,那些所謂的清流竟然是這麼一個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