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革然唯一所求的就是,日後若是自己遇上了銀樣蠟槍頭嚴寬,希望踏拔列能夠借兵給自己,讓自己一雪滅族之恨。
慕容革然哪裡知道,他們遙輦氏部落滅族壓根就不是因為他丟失了武威關。
而是因為拓拔烈和翰乎這兩個老六在契丹王被群牛追逐之際,戲耍了契丹王,最終導致了契丹王喪命於火牛的牛角牛蹄之下。
至於另外一個倒黴的渾邪部落,他們是真的倒黴,部落之中無一人逃脫了契丹王庭的滅族令。
渾邪部落大到族長,小到剛出生沒多久的嬰兒,都被契丹王阿史那拔都的王子部下給滅殺了。
雖然,渾邪部落和遙輦氏。兩個部落都被匈奴王阿史那拔都的兒子們給滅族了,但使匈奴王阿史那拔都死前的遺旨實在是太難以量化。
阿史那拔都的五個成年的皇子,每個人都參與了渾邪部落、遙輦氏部落的滅族之戰。
每個人都生存這兩個部落的滅族之戰自己貢獻的功勞最大,理應由自己繼承王位,但是他們彼此之間誰也不服對方,因此這個契丹王位一直懸而不決。
麵對這種情況,五個王子乾脆各自稱王,互相攻伐。
一時間契丹統治的草原竟然出現了五個契丹王,而且每個契丹王都宣稱自己是增長天的狼神所授,王族正統。
也正是因為五位王子的互相攻伐,導致了契丹草原大亂,出現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這麼一種現象。
就在五位契丹王子打生打死之際,拓拔烈和翰乎這兩個老六也看準了時機,吞並周圍的一些小型部落,迅速帶著自己的部落崛起。
但是好景不長,很快拓拔烈和翰乎兩個部落便交鋒相遇了。
翰乎那小子雖然有頭腦,懂得研判時事,帶著自己的部落,壯大了不少,但終究還是比不上帕瓦列他們部落的強大。
畢竟拓拔烈他有著周易的糧食支持下,壯大的速度可是極其之快。
翰乎早就明白了,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個道理。
所以當麵對比自己強大的拓拔烈部落時,他直接選擇了投降。
而拓拔烈在得知了投降之人是翰乎這個老戰友後,更是喜出望外的接納了翰乎。
在拓拔烈的迎新大會上,拓拔烈還特意將此前和翰乎一族有仇的遙輦氏一族的慕容革然介紹給翰乎。
“我聽說你們兩個部落之間原本有著仇隙,如今你們都歸屬了我拓拔一族,我希望你們能夠就此拋開恩怨,咱們一起將部落發揚光大!”
本就沒有多少族人的慕容革然自然不會拒絕拓拔烈的好意。
翰乎一臉疑惑的望著拓拔烈,心中暗暗想到:“好家夥,你拓拔烈部落的大敵渾邪部為匈奴王子們滅族了,而你卻留著我部落仇敵幾十個人在這裡,不明擺著是想要威脅我嗎!”
拓拔烈此舉並非是警告翰乎,隻是單純的想保證自己現有部落的力量不被削弱。
但拓拔烈卻沒想到這一操作給自己的將來留下了滅頂之災的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