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泰和遲敬德二人從小便是好友,隻是二人身份上有些不同。
史文泰乃是寒門子弟,從小便學文弄武。而遲敬德則是個窮苦人家。
雖然史文泰家中落寞了,但依舊有辦法去照顧家中老小。
遲敬德則不一樣,他已經二十五歲的年紀,至今還是孑然一身,家中老母更是垂垂老矣。
儘管很想和好友史文泰一同北上雍州,投軍周易麾下,北伐匈奴,建功立業,但他卻是無法放下對母親的牽掛。
自從史文泰開了北上雍州投軍的先河後,宣威城同樣有不少想要建功立業之人學著史文泰一樣告彆家人,前往北地。
就連遲敬德村裡也有好幾個和他一般大的男子結伴往雍州而去了。
好友史文泰已經離開三日了,這些日子裡遲敬德在鐵匠鋪裡做事都是渾渾噩噩的,時常出岔子。
要不是看在遲敬德身上有一把子力氣的份上,老鐵匠早就將遲敬德趕出自己的鐵匠鋪了。
知子莫若母,兒子這些時日的變化也被遲敬德的母親遲劉氏看在了眼中。
遲敬德的母親遲劉氏知道是自己拖累了兒子,讓他沒有辦法和好友史文泰一同北上抗擊匈奴,建功立業。
對此遲敬德的母親遲劉氏心中異常也是非常的觸動。
這一日起,遲劉氏開始搜尋起家中的碎布、破襖,開始為自己的兒子縫製起衣袍。
連續數日數夜的趕工,終於讓神經大條的遲敬德在一個深夜之中察覺起來。
遲敬德疑惑的問道:“娘親,夜已深了,這幾日你都在挑燈縫補些什麼啊?”
當遲劉氏將最後一針縫好後,拍了拍正側躺在床上的兒子,道:“吾兒,你且起身來試試為娘給你縫製的袍子!”
遲敬德聽後,興奮的一個鯉魚打挺跳起身來,試起了母親給自己縫製的這件袍子。
雖然這件戰袍是由顏色各異的碎布破襖拚湊縫製而成,看起來像極了一個破破爛爛的乞丐,但遲敬德穿在身上卻感覺幸福無比。
遲劉氏看著這合身的一套衣服,臉上掛滿了喜悅之色,道:“好好好,合身就好,合身就好!”
“吾兒穿上為娘給你縫製的戰袍,日後在戰場上要奮勇殺敵啊!”
遲敬德不由得一愣,迅速將身上的戰袍脫下,跪在母親麵前道:“娘親啊,孩兒哪都不去,孩兒還要侍奉您老人家呢!”
“你娘親我還沒老到那種地步,你一大男兒不去邊疆建功立業,隻知道困死在這鄉間之地,那有什麼出息!我聽鄉裡的亭長劉吉說,那雍州太守兼天策上將軍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英雄豪傑,他兩次打退了匈奴、契丹數十萬犯邊,保得我大陳百姓不被劫掠。”
“為娘和你那死去的老爹也是因為數十年前的戰亂逃荒來到這宣威的,也深知異族是何等的殘忍,我兒若是能為那周將軍獻上一份力,殺上幾個異族,為娘就算死也瞑目了!”
遲敬德依舊跪在地上,很是糾結無奈,此刻的他依舊無法放心自己的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