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解縉(2 / 2)

他有抱負,敢直言,有膽量,有遠見,有眼光。但是他低估了,朱元璋對於家人的偏袒程度。

曆史上就是因為這句話,他不但被打發回家繼續讀書,而且仕途屢遭挫折。

他的挫折更多源於他自身,不懂得官場的 法則,不懂得屈伸,不懂得低頭,不懂潛規則。

等建登基之後,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抱負,他又跑到京城來求官。當年他得罪的人,直接給了他致命一擊。

當時解縉的母親去世,父親九十多歲。你這樣一個讀書人居然不在家照顧老父,跑來求官簡直就是不忠不孝。

對一個人最高等級的打擊,就是道德上的捆綁和譴責。哪怕是信息爆炸的後世,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彆有用心的指責彆人,也是讓人身敗名裂的不二手段。

解縉的仕途完了,他成了大明官場無足輕重,甚至讓人瞧不起的小人物。

但是隨即,經過了心誌磨礪的解縉,迎來了人生巔峰。朱棣帶著大軍進城了,在方孝孺為首的讀書人不合作之後,朱棣迫切的需要一個有聲望的人,來幫助他。

解縉投靠了朱棣,相傳是他用華麗的筆,幫助朱棣起草了登基詔。而且在很長時間內他都是朱棣的第一秘書,並且永樂初年所有的重大件,詔書,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短短五年之內,他從一個被人刻意冷落的邊緣人,成為朱棣的寵臣,編纂永樂大典這樣的 重任也落在他的肩上,而且還成為大明帝國當時的宣傳部長和化部長。

甚至在朱棣對於傳為太子還是朱高煦之間有猶豫的時候,他親口說出一句話,看聖孫。(相傳當年朱棣有點喜歡朱高煦,然後解縉跟朱棣說,太子不但賢德,而且他兒子也不錯。)

這件事上再次看出他的情商低,自古以來君王的家事豈是一個臣子能摻和的。他不但摻和了皇帝的家事,還妄想做皇孫,就是後來一代狠人,把叔叔朱高煦當饅頭蒸的明宣宗的老師。

再後來他摻和到了太子和朱高煦之間,被後者狠狠的告狀,然後剝奪官身,關進錦衣衛的詔獄。

再然後,就是被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領會皇帝的意圖,把他活活的凍死了。

(以上都是水,但是很多年輕的 讀者未必對這個人物多了解,所以我才水的!)

“這個人,如果用好了會是手裡的一把寶劍。但估計,用他的時候 也要忍受他的低情商還有驕傲。”

朱允熥稍微琢磨一下,就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解縉這個愣頭青,是朱允熥性格的磨刀石。一個成熟的好皇帝,就要忍受並且容忍,甚至重用這些敢於直言的愣頭青。

“解大紳!”朱允熥笑道,“皇爺爺剛和我說完你是個愣頭青,讓我對你耐心點,你倒是先不耐煩了?”(字大紳)

被吳王點名說愣頭青,解縉頓時滿臉漲紅,大聲辯解道,“殿下,臣隻是愛直言,怎麼就成愣頭青了?再說,陛下和殿下,私下說臣是愣頭青,有失仁德。”說完,驕傲的一扭頭,好像受了委屈似的。

這也能從側麵看出明初人的風骨,若是在我大清,怕是臣子會高呼萬歲,謝主子誇獎。

其實也更證明了,朱元璋對待這些青年才俊,是多麼寬容。

“你若不是愣頭青,咱大明朝就沒有愣頭青!”朱元璋哼了一聲,“解縉,你原是品的翰林學士,可你屢次觸怒同僚上官,不懂為官之道。上次咱申斥你煌煌大言,本想讓你回家讀書。”

“可是咱有愛才之心,吳王年少,身邊缺一個記善書記官,你來當吧!”

果然,朱允熥在解縉的臉上,看到了不悅的表情。

翰林學士本來是天子近臣,相當於皇帝秘書處的一員。給藩王做書記,等於是掉了幾個檔次。解縉是些官迷的人,能高興才怪。

“怎麼?”朱允熥笑道,“你不樂意?”

“臣......”解縉剛想說不樂意,可是看到朱元璋淩厲的目光,頓時把其他的話咽下去了。他隻是情商低,又不是傻。

“臣,不是不樂意,而是臣本翰林.......”

“你覺得自己大材小用了?”朱允熥笑道,“也是,敢替李善長直言的人,放在孤的身邊,確實有些委屈了!”

若是彆人說這話,朱元璋肯定大怒,可是孫子說,老爺子就像沒聽見似的。反而饒有興趣的看著解縉,看對方如何應答。

“臣為韓國公上書伸冤,乃是臣子本分,算不得什麼!”

朱允熥一句話,讓解縉心裡再次不舒服起來,開口說道,“臣鬥膽,殿下看過那封奏折沒有,臣說的不對嗎?”

“解縉,你彆不知道好歹?”朱元璋大聲喝道。

朱允熥走到解縉的身邊,淡淡的笑道,“你說的對,但不全對。”說著,朱允熥收斂,“你隻是看到了李善長的委屈,沒看到皇爺爺的委屈!”

~~~

等會還有個名人出場,大家猜猜是誰,這幾個都是咱們小三爺未來的智囊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