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用這麼見外,大家都是華人都在這異國他鄉!今天能聚在一起,也算是緣分。”陳正威哈哈一笑,在最近的黃開甲後背上拍了下。
“今天人多,過兩天我再單獨宴請伱們!我對你們的經曆很感興趣!”
“陳先生客氣了!”幾人連忙道。
“都坐!”陳正威跟他們聊了幾句,便和林明生幾人坐到一起。
陳正威雖然對這些人很感興趣,但還沒禮賢下士到讓他們來主桌坐的地步。
他們現在隻是一群學生仔,還沒這個資格坐主桌。
陳巧娘和陳正武都很乖巧的對林明生和林長寧、張炎見禮,然後坐下。
隨後陳正武就好奇的打量不遠處的詹天佑等人。
聽說他們都是在美國這邊上大學的?而且還是在整個大清挑選出來的。
隨著酒菜送上,沒多久酒樓裡就熱鬨起來。
陳正威說了幾句祝酒詞後,阿龍頂著個光頭就跳出來敬酒。
“這幾個月,都是威哥帶著我們打出去。我這人很少佩服誰,唯獨威哥我是從心眼裡佩服,威哥有勇有謀,做事又公道,我這輩子都跟定威哥了!隻要威哥一句話,上刀山下火海都沒問題!”阿龍拍著胸脯道。
“這話我愛聽,明天我就給你安排個刀山!”陳正威哈哈大笑,他就喜歡聽阿龍拍馬屁。
隨後其他人也紛紛上來敬酒,阿龍、陳正虎、顏清友、容嘉材都帶了一幫人,除此之外還有林榮成和幾個後起之秀,就連水柱仔都帶了幾個閩南人在座。
“多謝威哥寬宏大量!絲毫都不計較以前的事!”水柱仔也上來道。
“在這海外,無論是粵東,還是閩南,或者其他地方,在這裡都是華人,在我眼裡都一樣!隻要有能力,我就給你機會!”陳正威也笑道。
“威哥這話我信!”水柱仔連忙舉杯一飲而儘。
到了後麵,就連詹天佑等人也湊熱鬨過來敬了一杯,感謝陳正威派人接他們來過年。
陳正威雖然都是抿一口,不過等他出酒樓的時候,也有些頭重腳輕,被林長寧扶上馬車,雖然總共就三百米的距離。
不過上了馬車,陳正威將林長寧一把拽上來,林長寧就看陳正威目光清明,哪還有之前的醉態。
“我還以為你真醉了!”林長寧白了他一眼。
“喝醉了被人打黑槍了怎麼辦?”陳正威嗤笑道,隨後從兜裡摸出煙叼上。
“你又不是不知道,舊金山治安不好,人心也難測。”
林長寧覺得不需要人心難測。
陳正威在這舊金山的仇家不知道有多少。
回到家中,陳正威拉著林長寧的手進了客廳,就直接癱在沙發上,將林長寧拽進懷裡,然後就被兩個硬邦邦的東西硌到了。
“艸!差點兒把我骨頭硌斷了!”陳正威悻悻然的從林長寧衣服裡拽出一把槍,一把刀,隨手扔到一邊。
然後將林長寧抱在懷裡。
林長寧就安靜的在他懷裡呆著,安靜的聽他有力的心跳。
片刻後陳正威又不知足,手往衣服裡伸,就被林長寧一巴掌抽在手背上,不過根本阻止不了陳正威的手。
沒多久,陳正威將手停在一處柔軟的地方。
稍晚一些,樸次茅斯廣場周圍就圍了不少人,隨後煙花燃起。
陳正威將臥室窗戶推開,便能將廣場上一覽無餘。
隨著煙花鞭炮聲響,廣場附近一片熱鬨。
隨後陳正威讓人準備好紅包,讓人將手下的人叫過來。
“謝謝威哥!威哥新年紅紅火火!”眾人收到陳正威的紅包,紛紛喜笑顏開。
陳正威不厭其煩的發了上千個紅包,每個紅包裡都是10塊錢,像容嘉材等人的紅包更大。
林長寧就在不遠處看著,少有看到陳正威這麼有耐心的時候。
“發紅包發的我手都酸了!”等馬仔都發完,陳正威才抱怨道,將容嘉材、顏清友幾人叫過來,一人扔給他們一千塊。
“你們的!給家裡彙一些,彆他媽都花女人身上了!”
……
在大洋另一端。
汶村,整個村中都是一片熱鬨,一些年輕人眼中帶著期待在一邊交頭接耳,心思已經不在村子裡了。
也有一些人眼中帶著不舍。
過幾天他們就要去廣州坐船前往花旗了。
之前陳正虎、阿龍找人幫忙寫的信送回來,還送回來了一大筆錢。
他們才知道去做工的那些人在大海另外一邊的花旗竟然打出一片天地來。
而且帶頭的就是陳家的人。
村裡老一輩的還記得陳奉榮這個人,陳奉榮老實本分,在縣城開了一家篾匠鋪子,打些竹床、竹碗櫥、竹雞籠,編製竹筐、竹席這些。
而陳正威就是陳奉榮的兒子。
後來旁邊的一個富人家想要買地擴建,然後沒談妥,然後幾個家仆就把陳奉榮打死了。
陳奉榮那個兒子半夜摸到那富人家裡,捅死了好幾個,然後帶著弟妹跑路後就杳無音訊。
誰也沒想到竟然跑到了大洋另外一邊,還帶著人做出了名堂來。
不但陳正虎、陳正龍帶著人跟著陳正威,就連容、顏兩家的人也都跟著他呢。
汶村陳家的族老和海宴顏、容兩家商議了一番,便準備讓族裡的年輕子弟過去闖一闖。
當然,還留了一部分年輕子弟,畢竟老家這邊還要留下根的。
……
江門有四邑、五邑、六邑之說,新會、台山、恩平和開平就是四邑,加上鶴山就是五邑,加上赤溪就是六邑。
這幾個地區去美國做工賺錢的人也多,在陳正威手底下做事的人也有不少。
何況陳正威還讓唐人街的華人寫信將家裡的老婆孩子接回來。
不少人都托人往家裡捎口信,因此在這幾個地區也都傳遍了。
開平縣赤坎鎮一處油燈昏暗的宅子裡,幾個人正在吃飯。
其中一個女子不時給其中一個少年往裡添些飯菜,眼中帶著不舍。
“多吃些!”
飯菜很粗陋,不過少年仍然吃的很香。
“等我賺了錢就回來!給母親蓋大房子。”少年信誓旦旦道。
他叫司徒羨意,今年十二歲,讀了三年書,然後家裡供不起了,就把他送到新會縣給一個木匠做學徒。
前些日子聽人說起美國那邊的事,不少人都發了財,往家裡寄了不少錢。
他頓時就心動了,回家和母親商議。
母親咬咬牙東拚西湊借了六十塊龍銀,畢竟司徒家是開平大族。
給他買了船票,讓他自己去闖蕩。
哪怕去那邊當學徒工,也比這邊賺的多得多。
這邊普通人一個月的收入才2鷹洋,而在美國一個月的收入起碼十幾鷹洋,有些人能達到二十鷹洋。
在這個春節,不知道多少家庭麵臨離彆。
不過也有些人是帶著孩子去和家人團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