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喜燒也稱為鋤燒。
據說起源是農民們在農事繁忙的時節,利用手頭鋤頭這類鐵器,以此在上麵加熱肉類而得名。
另一個說法則是由於霓虹佛教、神道風氣盛行,所以當時的天武天皇禁止民眾吃畜牧,隻有生病補身體又或是有值得慶祝的日子,才會吃“壽喜燒”。
不過當時的壽喜燒可不是吃牛肉,而是“雞肉鍋”也被成為雞素燒,到了明治時代,才從“雞肉鍋”變成了現在流行的“牛肉鍋”。
所以吃壽喜燒也有慶祝的意思,和家裡人談對象有喜事要煮紅豆飯吃類似。
雖然剛交往沒多久,就意外便被家長得知了兩人交往的情況,但獲得了對方家長的認可,這種喜事還是很值得慶祝的。
所以才有唐澤才會說吃壽喜燒慶祝一下。
很多人以為壽喜燒是火鍋的變種,因為需要在鍋裡加湯汁,但其實它卻是煎燒的一種料理,湯汁絕對不能沒過食材,是壽喜燒的核心原則。
所以如果你吃到用深鍋放很多湯煮的,恭喜你吃到假的了。
當然,唐澤和綾子自然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的。
決定去吃壽喜燒之後,商量後兩人決定去綾子曾在美食雜誌上看過的壽喜燒店嘗嘗味道。
來到店麵之後,這裡客流量果然很多,雖然時間很早但店麵已經很熱鬨了。
兩人選了臨角落的一個雙人座位後,兩大核心食材便被端了上來——土雞蛋和牛肉。
壽喜燒中,牛肉自然是主要食材,但沒有雞蛋的壽喜燒是不完整的。
新鮮的雞蛋殼上印著農場序列號,甚至連哪一隻雞都能追溯到,再加上嚴格的程序這才保證了生食雞蛋的安全性。
看著幾近紅色,隻帶有些許“雪花”的牛肉和搭配的食材放入鍋中,兩人不禁期待起來。
都說脂肪與肌腱均勻地交錯的“霜降”,才是口感最好的牛肉,但這個說法並不適用於壽喜燒。
因為太過於豐富的脂肪,在壽喜燒中反而會成為附帶,吃不了幾片就會感覺太過油膩,從而影響食欲。
當然,也並不是說越瘦越好,紅肉部分也需要細膩、柔軟才能帶來軟嫩的口感。
夾起一塊煎好的牛肉裹上蛋液放入口中,醬汁與細嫩的牛肉還有雞蛋的鮮味混合在一起,於舌尖上迸發開來。
“恩,真好吃~清爽的口味也是一絕呢~”綾子笑的眯起了雙眼,“唐澤君,下次我們還來這邊吃吧,下次想試試關西風味呢~”
“好啊,味道確實不錯。”唐澤感受著美味讚同的點點頭,旋即問道:“不過你說這邊還有關西風味?”
“是啊,這家店可是以多樣的風格為主打的。”綾子笑著介紹道:“關東的清爽風,關西的濃厚風,每次都讓人爭論的不可開交呢。”
“是嗎?這有什麼好爭的?”唐澤有些奇怪,像這種料理不就應該口味多多益善嗎?
吃個火鍋還有麻辣、清湯、番茄各種鍋呢,壽喜燒這兩極對立太誇張了吧。
所以主要還是關東、關西地域對抗意識太強了吧,在食物上也要分個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