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鵬認為教他們開車的事情應該是很簡單的,畢竟教提格和海爾他們開車並沒有什麼難度。
但是真的開始教奧莫斯開車的時候整個人都快崩潰了。
哈莫人的生活基本是原始社會,他們的語言裡跟汽車相關的詞彙是一個都沒有!
蕭鵬不知道該怎麼跟他們解釋‘方向盤’、‘離合器’、‘檔杆’、‘油門’、‘刹車’之間的名詞解釋,最後隻能跟他們起各種綽號來代替,比如說‘方向盤’叫‘月亮’;‘杠杆’叫做‘箭’,‘離合器’叫做‘牛背’,‘油門’叫做‘衝啊’、‘刹車’就是‘停止’。
於是教給她們開車就是‘握緊月亮拿著箭騎上牛背衝啊!’
唉,語言這東西真的是個很大的問題。
那些公知天天鼓吹英語肯定會取代漢語,說什麼漢語的語法、詞法都很混亂,遠不如英語簡潔、嚴密、易讀性強……
對這個說法,蕭鵬隻能說:我呸!
英語學的好不好其實就是看你的詞彙掌握程度。
目前英文大概有一百多萬單詞,還在不斷增長中,常用的四萬多,普通人掌握三五千基本上就夠日常生活了。而漢語差不多四萬多個漢字,常用字大概三千多。
這樣看兩者似乎差不多。
可是事實上呢?兩者差距太大了。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豬肉’在英文裡是pork,這個詞和‘豬’(pig)以及‘肉’(meat)沒有半毛錢關係,而牛肉是beef,羊肉是mutton,三種肉之間的拚寫又毫無關係,而漢語呢?不管是什麼,隻要看到‘肉’字基本上就能猜到這個詞代表著什麼。
再比如說,英語裡金槍魚是‘tuna’;‘鱒魚’是‘trout’;‘鯊魚’是‘shake’;‘三文魚’是‘salmon’,那之間也是毫無關係,而漢語裡呢?隻要有一個‘魚’字,基本上就知道那屬於什麼東西。
如果出現了一種新的物品,漢語可以很容易把常用字組織一下給新東西起名字,哪怕是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一聽名字也會大概知道他是乾什麼的,比如說蒸汽機、發動機之類的,一聽就是知道這是一種機器,蒸汽機是有蒸汽的機器,發動機是可以驅動的機器。
而英語出現新東西就必須要發明新詞。
譬如說當年林書豪在nba一段時間的表現震驚全球,針對那個時期的表現龍國人叫他‘林瘋狂’,就算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大概猜到了是一個姓林的很瘋狂,而英語世界就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他的表現,最後開創了一個詞叫linsanity,可是估計不明所以的人看到這個詞都是一頭霧水,還以為是什麼錯彆字……
隻會不多的英語詞彙在外國確實也能生活下去,但是真的是很不方便。
在龍國所謂的‘文盲’是指不會寫字的人;而在英文世界裡的‘文盲’不僅僅是指不會寫字的人,還包括單詞掌握量太少的人。
為什麼西方人很少能完成階層跨越?
在西方上流社會聚會,普通人混進去了也沒用,都是兩眼一抹黑很容易被排除在外。
就是因為那些上流社會的人說話普通人是根本聽不懂!
各種金融等專業詞彙是普通人平常壓根沒有接觸的,普通人聽到這些詞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現在蕭鵬教他們開車也就麵臨著同樣的問題,沒法給他們開創新詞,隻能用原來的詞彙代替,這種感覺真的能讓人抓狂!
於是他隻能手把手的教他們,有時候真的會氣的血壓升高。
關鍵是‘越無知的人越自信’,他們一個個都以為自己絕頂聰明,看了蕭鵬演示一次後就以為自己會開了,一個個搶著要自己來開。
結果等他們一摸方向盤全部扒瞎:蕭鵬都擔心這輛車堅持不到他們學會開車的那一天!
最後蕭鵬快要氣崩潰了,乾脆把海爾和提格往外一推,你們來教他們。
事實證明:辦法不對努力白費。
這倆人往駕駛室一坐把自己的佩刀往旁邊一擺,那些哈莫人瞬間老老實實的看著他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