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讓漂亮國還能忍?
但是這時候這個國家還算是‘國泰民安’,漂亮國還是沒找到機會。
不過蒼天不負有人心,終於讓他們找到了機會:引發了‘米暴動’。
當時托爾伯特為了振興本國農業生產提出來的一項‘仁政’:他把大米的國家收購價從原來的22美刀一麻袋漲到了26美刀一麻袋。
這好像是一件有利於農業發展的大好事,但是問題在於利比裡亞的大米生意是托爾伯特壟斷的,所以這基本上就等於自己給自己兜裡塞錢把老百姓當傻子耍。
本來這事兒不會引發什麼事情,畢竟那樣一個國家有幾個人會關心國家政策?
結果就這麼一件小事兒在某種‘神秘力量’的引導下迅速變成了全國性的暴動!
托爾伯特倒也不緊張,畢竟軍隊在手,迅速的武力鎮壓了這次暴動。
按照非洲曆史來說,每次到了這樣的時候就該政變了,這次也不例外。
於是利比裡亞第二十一任總統多伊閃亮登場了。
這哥們的政變基本上可以說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