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猛看到的資料,正是蕭鵬修的那條繞道路。
那個自媒體文章裡,介紹了修這條路多花了多少錢,以及國企在非洲賠了多少錢。
這個事情不奇怪。很多國企都是在賠錢的。
尤其是鐵路、公路等部門,幾乎年年都賠錢。
這個事情一點兒也不奇怪。
搞基建這東西很多時候就是賠錢的。
那些高速公路還能收費,而什麼省道、國道之類的怎麼收費?這些道路也需要維護,這都需要錢。
就算是高速公路也不是所有高速都能盈利的,超過大半數的高速公路通往偏僻地區根本無法盈利。
鐵路更是如此。
彆光盯著春運時候鐵路多賺錢,那些通往偏遠山區、落後地區的鐵路運營怎麼可能賺錢?
而且就算是一些能盈利的高速和鐵路路段也不是馬上就能盈利,一般都是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回收成本。
如果沒有這些國企賠錢修建,目前龍國的鐵路、公路、機場數等起碼要減少95%的數據。
沒人會投資注定會賠錢的生意,也沒人會願意投資資金回收那麼久的生意。
彆的不說,如果沒有這些國企建設,恐怕現在貴州等省壓根就不可能出現高鐵!那些高鐵估計沒有三五百年是無法回收成本的!
更不要提那些電網之類的,現在的舒適生活基本上都是國企建設的。